摘抄
为什么会有人相信谣言
我们对于大多数判断所依据的事实,都缺乏直接经验或亲身体验。我们倾向于认为有烟处必有火,谣言既然产生了,至少有真的成分在其中。也许真相比谣言更糟糕。当我们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时,这种思维方式会产生特别严重的问题,因为虚假信息正充斥网络。(p5)
谣言的定义
这些言论声称某些人、群体、事件和组织机构发生了某些事情。这类言论尚未被证明真伪,却从一个人传向另一个人,其可信度不是因为人们有直接的证据支持它们,而是因为别人也似乎对其信以为真。(p6)
谣言制造
主体
谣言通常是由一些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的传播者故意制造的。(p17)
谣言的传播者可以获取一些隐私信息,并将其扭曲成含有事实成分的虚假谣言。这些谣言甚至具有强烈的破坏效应。(p92)
类型
(1)利己的哗众取宠、谋求一己之利者:吸引眼球或听众,散布谣言以赚取金钱,在竞争中取胜,或在其他方面出人头地。
(2)利他的追求政治利益者:为了维护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公共利益,对事实真相漠不关心,有时明知自己说的是错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坚持认为自己所说的是正确的。
(3)恶意中伤者:揭露和散布令人尴尬的、带有伤害性的信息片断,直接加害于人。处心积虑地想要伤害他人,通常是出于生气、愤怒,或者是因为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不管这种伤害是源自特殊事故还是个人本性。(p17-20)
接受者
处于困境中的人
如果一个群体处境危险,或处境困难,群体中的很多成员可能比较易怒,并且容易责备他人。当危机出现,或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谣言就不可避免了。只是基于个人学识或直接经验,大多数人都不可能知道危机为何发生。
危机过后,大量质疑、推测就会产生。对一些人来说,一些推测似乎真实合理,可能因为这些推测为他们提供了宣泄愤怒的出气口。可怕的事件会制造愤怒,而愤怒的人们很容易接受谣言,以此来证明他们的愤怒有理,并把那些可怕的事件归咎于蓄意而为。一些谣言一方面释放了“重要的情感冲动”,另一方面为那些接受谣言的人提供了关于他们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冲动的解释。(p25-27)
受 “先人为主” 的信念驱使的人——选择性接受谣言
是否符合我们的动机
我们的很多信念都来自我们的希望、目标和欲望。我们的信念是有动机的。接受某些说法让我们感觉好或者更好,将之拒绝我们会感觉不好,甚至会很痛苦。(p26)
大量研究证明,人们会去否定那些与他们最深的信念相冲突的论断,以此来减少认知不和谐(cognitive dissonance)为了减少认知上的不和谐,我们不会相信谣言, 除非我们想去相信。对于那些身在谣言中的人,回音室效应强化了对已经被接受的谣言的相信程度。(p26-27)
同时,人们想要寻求证据以确认自己确实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偏颇吸收部分源于我们降低认知不和谐的欲望。我们搜素并相信我们乐于看到的信息,我们避免并排斥令我们心烦的信息。(p85)
一些群体和国家有强烈的动机接受某些谣言,而其他群体和国家会以同样强烈的动机拒绝。我们可以以同样的方式理解“阴谋论”的流行。一些人相信“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组织策划的,或者一些经济灾难是犹太商银行家造成的,这是因为他们都愿意相信这些说法。(p28)
谣言是失败还是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既有观点。我们很多人都倾向于事先接受特定的针对公众人物或机构的具有伤害性的信息。把这些说法当做真理来接受,可以让我们得到情感上的解脱,或者支持我们最初的倾向,并在此基础上减少认知不和谐,或使之符合我们自己的欲望。其他倾向于拥护、支持那些人和机构的人们,会拒绝这些说法,只是因为这些谣言制造了不和谐,或令他们感到不舒服。(p151-152)
相信既有知识
相信谣言的意愿必然取决于你已有的信息储备。你是否相信一则谣言,部分取决谣言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已有的知识。如果谣言与你既有的知识储备不符,它就会显得荒唐可笑,没有说服力。(p28)
情绪
人们会受情绪的影响,有动机接受符合他们既有观点的谣言。那些能激起人们情感的谣言更容易被传播。(p97)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奇普·希思和他的同事发现谣言“在社会环境中是否会被关注,部分取决于它们能够在人群中激发情绪的能力” 。(p97)
在希思和他的同事的研究中可以得出明显的结论:思想市场也许会失效,因为通过情绪筛选而留存下来的谣言并不一定是最真实的信息。(p98)
当谣言制造了强烈的情绪,如厌恶、生气、愤怒,人们更可能传播它们。(p98)
隐私
信息可以被轻易传播。不论你生活在哪里,你周围的人都可以监督你做的大部分事情,以及别人对你做了什么,并通过语言、图片甚至视频告诉全世界。你在Facebook网上、电子邮件中或在日常生活中冒傻气的、困惑的、挑逗的、生气的和具攻击性的形象,都可能被捕捉并记录下来,储存在网上,甚至被恶搞。(p105)
博客和You Tube时代的最大危险就是,你的这些行为不但会被永久保存,而且会被密切监视。任何脱离情境的单一行为,都有可能被以偏概全地用来代表我们所有的行为表现,或者意味着我们有阴暗和危险的一面。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监视的门槛和可能伤害别人的门槛。我们更容易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朋友、同事、家人都可能了解到你的一些言行,并最终作出或被诱导作出对你具有伤害性的结论。这些观点很可能被以偏概全地当成对某人的全部印象。(p107)
谣言种类
忧患类谣言:源自恐惧
心愿类谣言:处于希望
这两类谣言同那些接受并散播语言的人们的既有观点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差异性:对一个群体来说是忧患类谣言的有可能对另一个群体来说是心愿类谣言。(p90-92)
在战争中,一群人的恐惧无疑正是另一群人的希望。只要群体竞争存在,一些人的恐惧总是会成为另一些人的希望。不可避免的是,不同的人对同一则谣言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反应,因为谣言在加剧一群人恐惧的同时,势必会抚慰另一群人的心理。不同的谣言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生根发芽。(p6-7)
如果社会网络中的人们有普遍的恐惧或者希望,谣言的制造者就很容易利用这些恐惧或者希望去散播某些所谓的事实。(p92)
完全虚假的谣言:完全是毫无根据地虚构出来的,完全是制造者出于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宣传或诋毀某人某事的动机而炮制的。(p106)
断章取义的谣言:喜欢恶作剧的人或恶毒的人,蓄意利用全部或部分信息制造或传播某种不怀好意的信息。有选择地传播复杂信息,并且操纵不相关的信息片段或生活或政策,从而对某人、某机构或某种情形造成令人迷惑的或具有破坏性的影响。谣言不完全是虚假的,因为是基于事实的细节或要点杜撰出来的。(p106-107)
谣言传播
原因
以此理解,谣言之所以能够兴起井被传播,是因为谣言与相信谣言的人的已有信念相吻合,井且能够被这些人接受。一些人和群体倾向于接受特定的谣言,因为谣言与他们的一己私利相吻合,或与他们心目中的真相相符。(p6)
过程
传播者讲述某人或某机构有某种行为、计划或信念。很少有人浏览这个博客,但是它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其他的博主会转载这种说法,即便这种说法荒唐且毫无事实依据。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原因相信这种说法是真的,而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原因相信这种说法是假的。他们可能只是有些担心,或生气,或害怕,或仅仅是好奇心使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博客引用了这种说法。于是,成百上千的人最终接受了这种说法,也变得担心,生气,或害怕。另一些博客可能会试图发布更正信息,但很可能被摒弃。在某些情况下,谣言会转移到正规的新闻渠道。那么这个人或者机构将被质询一些严肃的问题,比如“你到底有没有犯罪,或者你还有什么荒唐的理由”。即便谣言纯属子虚乌有,但这些问题的提出也已经证明谣言传播者大功成了。(p20)
谣言通过两个部分重叠的过程进行传播:社会流瀑和群体极化。(p8)
社会流瀑
原因
群体寻求安全感:我们倾向于相信别人的所信和所为。如果我们认识的大多数人都相信一则谣言,我们也就很容易会相信那则谣言。我们接受他人信念,是因为自己对此缺乏相关信息。特别是当我们对某则语言的内容一无所知时,我们就更容易相信它。(p8)
社交关系和群体压力:有时人们相信谣言,是因为其他人也相信。(p47)
案例:所罗门·阿希三条“对比线” 的经典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探索人们是否愿意忽略自己从感觉中得出的模糊判断。
当不给他们看别人的判断而让他们作出自己的判断时,人们犯错的概率低于1%。但是当面临支持错误答案的群体压力时,人们的出错概率为36.8%。
他们不是因为同伴的压力而作出让步,而是他们相信他人共有的看法也许是对的。(p47-48)
经济学家第默尔·库兰(Timur Kuran)所说的“知识伪化”(knowledge falsification),即人们会在公开言论中错误地表达自己的实际认知。人们会在大众信念面前伪化自己的既有知识,或压制他们自己的怀疑。(p48)
在从众流瀑中的人们会强烈地相信某些共同意见,这通常会导致谣言的传播。特别是在由一个个严密的群体组成的社会网络中,这点尤为重要。在从众流瀑中,人们追随群体意见的目的在于让他人有好感,不管他们私下的想法和怀疑之处是什么。(p50)
(沉默的螺旋)
从众流瀑经常导致虚假谣言的广泛传播,特别是当人们身处严密的群体网络中,或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他们会选择在群体日益强大的判断面前保持沉默,即便他们不确定这样做是否正确。人们通常会怀疑一则谣言,或者相信它不是真的,但是为了避免群体制裁,他们不会反对群体的判断。一些社会网络发达的极左、极右群体,经常利用从众压力,散播有关其政敌的具有毁灭的虛假谣言。(p50-51)
情绪的传播
当人们追随一些先行者或 “领头羊” 的言行时,社会流瀑现象就会发生。谣言同样有可能引起大恐慌,因为恐慌情绪会迅速从一人传至另外一人,制造出应验的预言。如果相关谣言在人群中激起恐慌或厌恶等的强烈情绪,谣言就更加可能被广泛传播。(p8)
传播过程
谣言通常通过信息流瀑传播。在此背后的动态过程十分简单:一旦一定量的人开始相信一则谣言,其他人也会相信,除非他们有更好的理由相信这则谣言是虛假的。人们对于多数谣言所涉及的话题都缺乏直接经验或个人认知,所以大多数人会听从并遵从大众的看法。从众的人数越多,这个“大众”的数量就越多。这时,大量的人相信完全虚假的谣言,就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风险。(p35)
接受门槛比较低的人首先会接受谣言。随着相信谣言的人数的增多,接受门槛高的人最终也会接受谣言,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多数人都相信就不会错”。最终的结果是大量的人接受一则虛假的谣言,即使这则谣言没有任何根据。(p39)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里边有篇文章对“跟风病”(bandwagon diseases)进行了一番研究。其中说到,患“跟风病”的医生就像旅鼠一样,时而会以一种互相传染而盲目的热情蜂拥而上,推行针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因为别的医生也这样做。这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医生并没有进行前沿研究,他们不可避免地依赖同行的经验,这导致外科手术出现大量狂热跟风的做法,并引发了一些副作用。”一些疗法,包括扁桃体切除术,“最初试行时的依据看来是很不充足的”。这类手术的频率及其他疗法,包括接种疫苗,差别巨大。这些都说明流瀑现象在起作用。(p37)
真理和谬误有着同样的传播方式。(p39)
很多信息流瀑也传播真相,这些流瀑是有益的。比如反对种族隔离、性取向平权运动等。但是谣言也经常抵消流瀑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出现两种主要的社会问题。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人们可能会相信带有破坏性的谣言。这样的流瀑现象可能会毁坏人际关系、公司生意,甚至个人的事业、前途。第二,那些身处流瀑中的人们一般不会透露自己的怀疑。人们也许知道事情可能并不是真的,但是人们还是追随先知道这个信息的人的看法。再加上那些自私的或居心叵测的造谣者会推波助澜。(p37-38)
差异性
有关一个政客或一个国家、一个公司的谣言,在特定环境中会比在其他环境中传播得更快。而且不同环境中的人们会相信不同的“事实” 。谣言受欢迎程度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与真实世界并存的诸多 “平行世界” 。即便不是出于蓄意制造,一些谣言也会深深植根于某些地方,而在另一些地方则不受欢迎。如果谣言散布者够聪明,他们会设法让人们相信其他人已经相信了他们制造或传播的这些谣言。一个谣言传播者可能在某些 “世界”中大获成功,但在其他“世界” 中却会碰得一鼻子灰;另一个传播者在这不同的“世界” 中可能显示出与那个谣言传播者截然不同的成败情况。言论与事实的符合程度也许根本不重要。(p42)
强化人的信念
信息流瀑推动下的谣言变成人们坚定的信念时,这种结合将是具有毀灭性的。持有相似信念的人特别容易接受某些特定的谣言,而拒绝其他谣言,出现群体分化(群体极化),这些信念会左右他们对之后听到的一切信息的态度。这会使得对谣言的纠正信息很难被接受。(p43)(事实核查的困境)
群体极化效应
当想法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会比交谈之前的想法更加极端。如果一群人倾向于相信一则有关某个国家有邪恶企图的谣言,这些人很可能在相互交谈之后更加坚信这则谣言。他们还有可能从半信半疑变成对这则谣言的坚信者。(p8)
具有相似信念的人聚在一起讨论通常会强化谣言。(p55)
内部讨论会进一步强化谣言。
案例:2005年夏天,科罗拉多州开展了一个小型的民主实验。60个美国人被分成10组,每组6人,小组里边有自由派和保守派。每组都被分配到了一些讨论议题。其中包括一个当今最具争议性的话题:美国是否应该签署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条约。小组讨论之后几乎每组成员都变得更加极端。此外,它令自由组内部的信念和保守组内部的信念都明显变得更加统一、类似,并因此抑制了组内的分歧和信念多样化。讨论加大了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裂痕,而想法一致的人们之间的分歧则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p55-56)
原因
(1)群体的信念决定了“我” 的看法
信息交换会强化已经存在的看法。人们倾向于回应他人的看法,任何有某种倾向的群体都不可避免地向着这个方向进一步转移。
(2)群体认同:肯定+信心=极端
当群体内其他成员都十分坚定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看法更加有信心;当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更加有信心时,我们就会变得更加极端。那些缺乏信心且并不确信他们应该作何思考的人倾向于弱化自己的看法。人们的看法变得极端只是因为他们受到他人的肯定,从而对自己的看法更加自信。
一旦我们听到别人的看法,很多人都会多多少少调整 一下自己的立场,向主流立场靠拢,以此来实现人们所期许的自我形象。我们可能会压制反对立场,我们也可能会超越自己的实际感受,热情地拥护主流看法。
(3)社会网络可以“极化” 和“放大” 谣言
在20世纪40年代的一项经典研究中,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戈登• 奥尔波特和利奥•波斯特曼发现了一个传播谣言的必要条件:易受外界影响的人必须和其他人保持联络。社会网络可以充当“ 极化机器” ,因为社会网络能确定并放大人们已有的看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一个军营里,有谣言说将要求35岁以上的军人退役。这则消息以闪电般的速度传播开来,35岁以上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听到了这则谣言。(p60-62)
这不是因为这些人真的相信谣言,而是因为他们想和其他相信谣言的人保持和谐。在关系密切的群体中,谣言的传播有可能变得非常顽固,这都是因为人们不愿意面对社会制裁。(p153)
偏颇吸收(biased assimilation)
指人们以一种有偏见的方式来吸收和消化信息。那些已经接受了虚假谣言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相信谣言,特别是当人们对这种信仰有着强烈的情感依赖时,谣言就更加不容易被放弃。在这种情况下,要驱逐人们头脑中的固有想法,简直困难至极。即便是把事实真相呈现在人们面前,他们也很难相信。(界墙效应)(p9)
为了纠正错误观点,应该将人们置于均衡的信息环境中,并用事实真相取代谬误。但产生错误观点的过程会让这个错误观点对更正信息有很强的抵抗力。(p69)
即便经过正反两方面的讨论,那些相信谣言的人最终还是没有改变初衷,反而更加坚信谣言。这当然不是因为均衡的信息不能纠正虚假的谣言,而是因为偏颇吸收在不同的情境中起作用。均衡信息最终导致人们更加坚信谣言,即便谣言所传播的信息是虚假的。(p73)
纠正的结果往往是对既有观点的愈加坚持:对错误观点的纠正反而会强化我们对错误观点的坚持。如果一个公司试图澄清一则有关公司目前困境的谣言,更多的人可能反而会相信这个谣言。
原因: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有选择地接收信息。(p70)
案例:2004年,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表达他们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身是谣言)的看法。阅读两份材料:小布什为伊拉克战争辩护,认为“萨达姆·侯赛因为恐怖分子提供武器、材料或信息的危险确实存在。这是真正的危险”。第二份材料,报告显示小布什的观点是错的。最后双方强化了己方的观点。自由派更加不同意,保守派更加同意。纠正使人们的观点分歧比以前更大了。(p78-80)
社会科学家曾提出“反证偏向”(disconfirmation bias)的信念,即人们会尽力反证与自己最初观点相冲突的论断。如此就很容易理解当我们背后有动机驱使时,为何均衡信息只能强化我们最初的观点了。(p86)
借助均衡信息,他们获得了对自己既有观点的新的支持,而全然无视那些颠覆自己最初观点的材料。(p87)
纠正信息
纠正信息的出处至关重要:媒体的喜好和信任度。(p81)
纠正可能强化人们对错误观点的坚持,也许是因为纠正挑动了人们的情绪,也许是因为纠正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虚假谣言上。此外,强烈的既有观点和被扭曲的信任也很重要。当人们开始相信一则谣言且不信任那些辟谣的人时,对虛假的谣言的纠正便难以奏效。如果想让纠正起作用,辟谣的人必须是人们信赖的人。(p153)
纠正的坏处
越是提供给人们一些信息告诉他们不用担心他们认为有危险的事情,他们越会害怕。当注意力集中在风险上时,人们的恐惧程度就会增强,就算他们看到的信息是提醒他们风险会很小的也一样。即便危险不太可能发生,人们也很怕去思考危险。给人们看纠正虛假说法的报告反而会引起人们对虚假报告的注意,强化人们认为“虚假报告也可能确有其事” 的观点。
可以纠正的情况
听到虚假谣言的人并没有强烈的动机去按受这则谣言、没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既有观点不强、信任那些提供纠正说法的人。
(p89)
均衡信息
在互联网上,传播虚假的谣言和发布正确信息的容易程度是一样的。(p77)
当一则谣言被肆意传播时,那些受谣言的人并不想要得到均衡的信息,他们只希望谬误得以纠正。
2008年,奥巴马竞选班子建立了一个名为“对抗诽谤” 的网站,列出并揭穿虚假的谣言。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策略是成功的,部分是因为这个策略制造了某种 “毒药” 。一旦那些有关奥巴马的谣言被清晰地界定为“诽谤” ,这些谣言就不再值得相信,人们就可以把它们归为“诽谤” 。
很多罗列网络谣言的网站,将谣言分为真相和谬误两类。虽然没有系统的证据检验这些网站的有效性,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从中知道了哪些谣言是虚假的。(p77)
思想市场(marketplace of ideas):各种思想像货品一样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人们就会处于均衡的信息环境中,谣言就会不攻自破。(译者序 XXI)
美国大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曾说:“我们所期望的终极之善,来自思想的自由交换。思想市场的自由竞争是检验真理的最佳标准。”(p10)
对于大多数谣言来说,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强烈的既有观点,而且不会只信任一方而不信任另 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思想市场可能会运行良好,不同观点最终会趋向真理。人们会听取不同意见并根据听到的意见决定自己的立场。(p87-88)
如果你想改变人们的既有观点,最好的做法不是给他们看对手和敌人的信念,而是给他们看那些与他们的立场相近的人的观点。一个压制谣言的好方法就是去证明那些本该相信谣言的 人实际上并不相信那些谣言。(p88)
环境因素
动荡的环境会加速谣言的滋生与传播
假设人们的既有观点或知识使得他们特别容易轻信某些指控或说法,谣言就能快速传播。一旦人们普遍相信了这种谣言,便很难让他们放弃对这种谣言的信任。这同社会状况和信息传播都有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谣言在动荡的社会局面下传播得最快。那些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们更容易相信并散播谣言,比如持续轰炸的受难者,长期遭受传染病之苦的幸存者,需要与占领军周旋的被征服的人民,恐惧长期战争的平民,集中营里的犯人,以及被种族冲突阴影笼罩的族人。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的既有知识很少会成为他们接受谣言的阻碍。即便极端痛苦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也有人会感到生气、愤愤不平、害怕或者愤怒。这会使他们非常容易受谣言散播者的影响。相对于不容易受压力影响的群体,上述极端痛苦的情况对那些易受压力影响的群体有明显的作用,更适宜于谣言的传播。(p93)
案例:2005年在伊拉克,被战争蹂躏区域的社会压力、恐惧与动荡为虚假谣言的流行制造了肥沃的土壤。美国入侵后,伊拉克每日最大的伤亡事件不是由炸弹引起的,而是由夹杂着虛假谣言的信息流瀑引起的。2005年8月31日,一则广泛流传的谣言说有自杀性炸弹会在巴格达穿越底格里斯河的阿马拉桥上引爆。这则谣言在穿越大桥的宗教游行队伍中引起 了恐慌,导致人群开始蜂拥过桥。人群的压力冲断了大桥的铁栏杆,人们坐入水中,最终数 千人死于非命。谣言可能以信息流瀑的形式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p94)
危害
虛假的谣言阻碍了我们作为公民对有关事态严重程度的判断,削弱我们应对危机的正常的思维能力。(p10)
很多人都会认为如果没有一定的事实基础,谣言是不会空穴来风的。很多人都相信无风不起浪。即便大多数人都不容易轻信别人,谣言的出现也会留下令人疑惑和负面的感觉,并最终影响我们的观点 、评价和行为。(p116-118)
在这么多错误甚至荒谬传言出现的情况下,人们也许更加不信任他们读到的和听到的。人们会对谣言持高度怀疑的态度,特别是对来自互联网的谣言。(p118)
虚假信息充斥着互联网、众多谣言传播者的匿名性和不真实性,会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互联网上的指责和陈述通常不能被信任,而只能供消遣。过度的怀疑会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更多不信任的声音。(p120)
在互联网上,自私和利他的谣言传播者都会觉得散播有关名人和机构的谣言变得极其容易。这些谣言会质疑名人和机构的诚实度、行为端正程度、公正度及爱国主义情怀,有时还会质疑他们的神志是否清醒。这些谣言通常会假设公众人物极为复杂并且腐败。那些不在公共领域的人也同样容易受到攻击。人们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所有人描绘成有罪的或有错的,并在这个意义上严重损害这些人的声誉。互联网使得这些具破坏性的信息能够在 一瞬间传遍全世界,并且让所有人在第一时间发现这些信息。(p151)
措施
寒蝉效应
任何规范言论的行为都会产生寒蝉效应。
在讨论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时,人民害怕因为言论遭到国家的刑法,或者必须面对高额的赔偿而不敢发表言论,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寒蝉效应的发生,将导致公共事务乏人关心,被视为过度压制言论或集会自由的不良后果。(p5 译者注释)
寒蝉效应也会妨碍真理的产生。(p123)
如果有人传播有关银行的虚假谣言,法律就会对其加以惩治。诚然,人们不受虚假谣言的伤害是好事。但是,这样的法律也会妨得了解真相的人揭露银行陷入困境的事实。妨碍言论自由所引发的寒蝉效应有可能妨碍真相的转播。这种风险使得有识之士通常会建议政府给市面上流传的谬误留一定的空间,哪怕这些谬误可能产生恶劣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管制越少, 促进真相传播的效果越好。(p12)
虛假信息很可能伤害甚至摧毁个人生活,也可能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社会规范甚或法律对散布虚假谣言加以禁止的做法是明智的。(p12)
自由社会需要给予人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也应该让我们提高对言论自由潜在危险的警惕。在某些情况下寒蝉效应有助于减少具有破坏性和伤害性的谬误。从长远来看,很多谬误有助于促进真理的产生。但是一些虚假的谣言不仅是有害的,而且对那些寻求真理的人也毫无意义。在社会影响和偏颇吸收使得谣言得以传播并被保存下来的时候,思想市场就失灵了。一个没有规范和法律所产生的寒蝉效应的社会将是不堪入目的。我们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寒蝉”缺席,而是将寒蝉效应维持在一个最佳程度。(p123-124)
案例:《纽约时报》 诉沙利文案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民权运动组织在《纽约时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谴责蒙哥马利警察残暴压制民权运动。蒙哥马利专门负责警察事务的专员L·B·沙利文向法院提起了诽谤诉讼。
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当案件涉及政府官员时,只有证明言论制造者真正怀有恶意时,《美国宪法》才允许官员获赔。这个标准意味着发布言论者(包括记者、博主)可以不必畏惧其言论造成的伤害,除非:(1)他们本来就知道自己的言论是虚假的;(2)他们毫不在乎问题本身正确与否。由此可以推断出,如果人们在不知情或者确实相信的情况下散播了虚假信息,则不需要对此言论负责,即便他不能合理地说出自己所作所为的动机,也无须负责。即便政府官员被严重伤害了,甚至某报纸本该知道它的确发表了虚假信息,只要它在报道时 不知道自己发布的信息是错的,只要它不是全然不顾及问题正确与否,就不会受到处罚。(p129-130)
“自由辨论中出现错误的言论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自由表达需要一定的空间,这个空同就必须被保护” 严肃的法律判决只能施加于真正恶意的诽谤伤害。应给予舆论足够的“呼吸空间”。(p132)
了解疏忽者和亳无顾忌者的区别是十分必要的。疏忽意味着没能表现出适度小心,毫无顾忌 意味着有意忽略证据。(p131)
对于普通人来说,证明他人疏忽并不容易。所以如果某人或某些人散播对你造成伤害的谣言,并不容易让他们对此言行负责。制止这种伤害远比对伤害进行补偿重要。现有法律还无法遏制大多数虚假谣言的传播。(p133-134)
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规则和底线。如果没有管制,任何市场都无法正常运转。对言论自由的现行规管体系,对“寒蝉” 的规定,不一定适用于互联网时代。(p134)
勾勒出可行的方法,能够保护发表言论者的合法权利,同时不但给那些有可能声誉因虚假信息而受损的人们提供保护,也保护那些被关于某人、某地、某事的错误信息诱导而受到伤害的人们。
(1)如果能清楚证明一条言论是虛假的,并且能证明这条言论已经造成了伤害,那么人们应该有权要求他人撤销言论。如果某报纸、广播员或者博主没有在合理的时间内撤销造成伤害的言论,他们至少要对已经造成的伤害负责,受害者可以要求赔偿。
(2)创办网站的人有义务在收到更正通知之后,删掉那些错误的信息。由于互联网的本质,这个方法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一旦信息在网上公开,很可能会永久留在上面。但是如果消息被撤下来,即使不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被撤下来,但至少受害者可以说消息已经被撤下来了。
(3)设定伤害赔偿的上限和日程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宣扬言论自由的价值观,同时也保有抑制言论自由的底线。规定伤害賠偿上限及披露真相的法律责任,会在使谣言传播者努力顾及自己的声誉,而制止错误信息的传播。
(p136-137)
隐私权法规
只有确知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故意造假,或者魯莽致假,才能对媒体施以惩罚。
(1)假设某报纸或博客拿和你有关的私人问题做文章,并且将事情严重扭曲,从而给你带来了伤害,或令你难堪。如果文章所隐含的观点并不是公众的关注点,法院会令报纸、博客为它们不小心侵犯你的个人隐私权负责,即便他们并非明知故犯。在这些情况下,法院不会围绕政府是否允许你要求赔偿来判案。
(2)对于公众人物,特別是那些涉足政治领域的公众人物,《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保护这些人的隐私权进行了严格限制。这几乎等于说公众人物没有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权利。如果某博主或某报纸揭露某州长或者某参议员做过某些不光彩的事情,法律会保护这位博主或这份报纸的揭发行为。
(3)在涉及揭露普通人的隐私的问題上,言论自由原则并不是障碍。如果某博主或摄影师侵犯了你的隐私权,发布了一些确实是真的但却高度隐私的个人信息,法律并不会阻止法庭给予你补偿。诚然,在匿名作者非常多的情况下,控制网络言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至少对于那些不是名人的人们来说,还是有可能对那些揭露私人信息的人提起诉松的。
(p141)
平台责任
美国 《通信规范法案》第230 条款,网站运营商免于对别人的留言承担责任,包括那些诽谤他人的留言。该条款规定: “计算机互动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应被视为信息发布者、传播者的代言人。” 也就是说,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不能因为网络使用者侵犯他人隐私或者发布造谣信息而被追究法律责任。(p147)
如果网络运营商,包括博主在内,允许带诽谤色彩的信息出现,而且没有把这些信息删除,他们并不需要为此负责。很多网络服务提供商允许大量的人在网上发布信息,要它们去过滤网上的信息会是十分沉重的负担。(p148)
文化和社会规范
在谣言传播的领域,文化和社会规范也许更重要。(p148)
散播语言的人被归类为信誉大打折扣的、被边缘化甚至被忽略和被排斥的人;流瀑效应被那些警惕虚假谣言并愿意独立思考的人和群体制止;群体极化由于社会大众意识到这个问题而被遏制;谦逊并意识到自己随时有可能出错的人们,在即便真理并不支持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愿意向真理敞开心扉。在这个未来世界里,人们充分认识到,虛假的谣言,不论强劲有力的,还是脆弱无力的,都可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当然会听谣言,但是他们对谣言保持距离和警惕,把互联网上的谣言和那些出现在小报上的谣言等同视之。在这个未来世界里,人们会对谣言持怀疑态度,即便这些谣言让他们感到舒服,并符合人们的偏见和偏好。(p150)
简单易读,一天甚至半天专心读可以读完,比较水。
推荐另外一本好看的课外书《鹿川有许多粪》(李沧东),重点推荐《鹿川有许多粪》和《天灯》这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