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介绍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代表作品有:
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群山之巅》等。
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等。
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其中《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作品地域图展示
解读:“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源流,长1,620公里。在蒙古高原东北部边境。源出大兴安岭西坡。上源在当地称海拉尔河。西流到满洲里附近折向东北,称额尔古纳河。这里为读者提供作品所属的地理位置,有助于阅读和想象。
【3】作者写作动因
情景一:在海滨公园里,我相遇最多的就是那些四肢枯细、肚子微腆、肤色黝黑的土著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坐在草地上饮酒歌唱。当地人说,澳洲政府对土著人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他们有特殊的生活补贴,但他们进城以后,把那些钱都挥霍到酒馆和赌场中了。
情景二:我在达尔文的街头,看见的土著人不是坐在骄阳下的公交车站的长椅前打盹儿,就是席地而坐在商业区的街道上,在画布上描画他们部落的图腾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更有甚者,他们有的倚靠在店铺的门窗前,向往来的游人伸出乞讨的手。
情景三:当我乘火车往返悉尼时,刚出站台,就在宽敞的候车大厅遇见了一对大打出手的土著夫妻,女的又哭又叫,疯了似的一次次地扑到男人身上,用她健硕的胳膊去打那个酒气熏天的男人......男人最后站了起来,他走到女人面前,递过那个塑料袋,对她说,吃一点吧。我这才明白那里面的东西是食物。女的跳起来推开他,让他走开!可男人很有耐性,又一次次地靠近她,满怀怜爱地把那个塑料袋递到她面前。这幕情景把我深深地震憾了,我只觉得一阵阵地心痛!
解读:作者看到这些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为此而困惑和痛苦着的土著人所触动,感慨如果土著人生活在他们的部落中,没有来到灯红酒绿的城市,他们也许就不会遭遇生活中本不该出现的冲突。归国后,作者回到她在那片土地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收集生活在他们山镇周围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历史和风俗的材料,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4】作品主要内容
《额尔古纳河右岸》开篇讲的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坐在火塘边,断断续续讲述了一天,讲将近一个世纪的生活故事,而她的故事就是整个鄂温克部落的生活缩影;他们因逐驯鹿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战争等等的侵害下繁衍生存;他们沉醉于河流山川而栖,敬畏大自然的每一个生命,最后只剩老人和孙子安草儿两人在山上度过暮年生活的民族故事。
【5】作品结构展示
第一乐章《清晨》是单纯清新、悠扬浪漫的。
第二乐章《正午》是沉静舒缓、端庄雄浑的。
第三乐章《黄昏》是急风暴雨、斑驳杂响的。
第四乐章《尾声》是满怀憧憬、安恬和谐的。
解读:作者很巧妙地运用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四个乐章作为这部作品的结构框架,很佩服迟子建老师的大胆创新,大胆运用。
【6】人物介绍
我:年届九旬,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
拉吉达:“我”的第一任丈夫,族长,冻死于寻鹿途中。
拉吉米:拉吉达的弟弟,善吹奏口弦琴。
木马伊堪:拉吉米捡到的女儿,貌美,跳崖自杀。
西班:马伊堪的私生子。
瓦罗加:“我”的第二任丈夫,1974 年死于黑熊。
达玛拉:“我”的母亲(额尼),在儿子鲁尼结婚那天死去。
林克:“我”的父亲(阿玛),雨季外出时雷击而死。
尼都萨满:“我”父亲的哥哥,给日本人跳神后死去。
列娜:“我”的姐姐,冻死在迁移的路上。
鲁尼:“我”的弟弟,伊万走后任族长。
妮浩:鲁尼妻子,后做了萨满,1998 年死去。
阿来克:妮浩父亲。
果格力:鲁尼儿子,从树上坠落而死。
交库托坎:鲁尼女儿,被马蜂蜇死。
耶尔尼斯涅:鲁尼儿子,懂事,被洪水冲走。
贝尔娜:鲁尼女儿,害怕妮浩跳神而出逃。
玛克辛姆:鲁尼儿子,1964 年夏出生。
依芙琳:“我”的姑姑,歪鼻子,为妮浩治烂疮后死去。
坤德:“我”的姑夫,曾爱上蒙古姑娘,于 1969 夏死去。
金得:依芙琳儿子,也喜欢妮浩,因不满婚姻而吊死。
杰芙琳娜:金得妻子。
额格都亚耶:“我”的伯祖父。
伊万:额格都亚耶的儿子,铁匠,拉吉达死后为族长。
娜杰什卡:伊万妻子,后带着儿女逃亡俄国。
吉兰特:伊万儿子,文弱。
娜拉:伊万女儿,比“我”小几岁。
哈谢:善于捕鱼,摔跤病危而死。
玛利亚:哈谢妻子,与杰芙琳娜不和。
小达西:哈谢儿子,当过侦察兵,1972 年自杀。
杰芙琳娜:达西妻子,达西自杀后殉情。
达西:哈谢的父亲,后在雪地里与狼搏斗而死。
罗林斯基:俄罗斯安达,矮胖,爱喝酒,喜欢列娜。
达吉亚娜:“我”的女儿,1967 年嫁给索长林。
索长林:达吉亚娜丈夫,鄂温克族神射手。
依莲娜:达吉亚娜女儿,爱画画,2000 年投河而死。
索玛:达吉亚娜女儿,1978 年出生,长大后叛逆放荡。
维克特:“我”的大儿子,1976 年因酗酒过度而死。
柳莎:马粪包之女。
马粪包:矮胖酒鬼,醉酒后被林木工人打死。
九月:维克特儿子,与林金橘结婚并在山下定居。
六月:九月儿子。
安道尔:“我”的儿子,被维克特狩猎时误杀而死。
瓦霞:安道尔妻子,安道尔死后随马贩子逃走。
安草尔:安道尔儿子,
优莲:安草儿妻子,生下双胞胎帕日格,沙合力。
许财发:山东商贩,与儿子许荣达经营供销社。
吉田:日本上尉,在额尔古纳河畔剖腹自杀。
王录:翻译,鄂温克猎民,后被判刑。
铃木秀男:日本人。
齐格达:乡长,被革职回到山上,误入陷阱摔死。
人物总评:
一个人的出现,好像非常的偶然,他可能是一次暴雨,一次骤风、一次灾难,或者是一次意外,他就会来到你身边,又或是因为同样的暴雨、骤风、灾难,他又会离开你身边,就是生活中的相遇和分离,都显得那么的偶然,生活中的得到和失去,都显得那么的匆忙。
------董宇辉
【7】人物关系图解
解读:这里为读者提供人物关系图,主要是在阅读之前了解一下小说里面众多复杂的人物,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作品内容。
【8】生态环境的破坏
摘选:那年冬天,对大兴安岭的大规模开发开始了,更多的林业工人进驻山里,他们在很多地方建立工段,开辟了一条条运材专线路.伐木声也越来越响了。从这年开始,森林中灰鼠的数量减少了,瓦罗加说这是由于松树遭到砍伐的原因。灰鼠喜欢吃松子,松子结在松树上,松树被砍伐后,等于是减少了灰鼠的粮食。人闹了饥荒会逃荒,灰鼠也如此。它们一定是翘着蓬松的大尾巴,逃到额尔古纳河左岸去了。
解读:民族解放胜利后,国家经济需要发展,山林的大规模开发,对他们的生活方式造成严重的破坏,对这些一直依靠森林生活的鄂温克族人就这样不管了吗?显然不是,国家政府还是在山下为他们设立了定居点,引导他们下山生活。
【9】文化变迁艰难过程
过程一:
猎民们下山定居的情景:关于激流乡的房屋,房子是两户一栋的,房前屋后都栽种着杨树。屋子里预备好了棉花絮成的被子,但大家盖那样的被子觉得气闷,所以还是用着兽皮被子,刚到那几天,大家都睡不着觉,经常是半夜时从屋子里溜出来,在路上像夜游神一样逛荡着,不仅人是这样的,猎犬也是如此,它们在夜晚时也跟着主人逛荡着,生人与生人相遇时,是不说话的,但不相熟的猎犬相遇时可就不安分了,他们大声叫着,有时还撕咬到一起,所以激流乡每到深夜都鸡犬不宁的。
两年以后,那些定居在激流乡的各个部落的人,果然因为驯鹿的原因,又像回归的候鸟一样,一批接着一批地回到山上。看来旧生活还是春天。
过程二: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山中的林场和伐木工越来越多,运材线一条接着一条,山中的动物越来越少了。一九九八年初春大兴安岭北部山脉那场大火蔓延到他们的居住地,这支弱小的游猎民族已经无法在山林生活下去,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了......
当搬迁的卡车在清晨驶入营地的时候,我看见那些要走的人的眼神中不完全是喜悦,他们的眼睛里也流露着凄凉、迷茫的神色。
解读:从鄂温克人第一次下山定居的情景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不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两年后他们因为驯鹿的原因又回到了原来的部落当中。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山中的林场和伐木工越来越多了,山中的动物越来越少了,这支弱小的游猎民族已经无法在山林生活下去了,当他们面临第二次下山定居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流露着凄凉、迷茫的神色,这样的情景,这样进退两难的困境,又有谁能够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和痛苦呢?
【10】尾声 半个月亮
摘选:除了我之外,大家都投了去布苏定居的赞成票。激流乡新上任的古书记听说我投了反对票时,特意上山来做我的工作。他说一个放下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我很想对他们说,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最后我留下来了,安草儿也留下来了……
解读:这支弱小的民族由于跟不上时代步伐,被现代文明挤压,最后只剩下这位老人和她的孙子安草儿在顽强地坚守着整个鄂温克族文明,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这支弱小的少数民族已经走向衰落的道路上了。
【11】作品读思
他人读思:我们在山林之间相遇,也在山林之间分离。我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把心事诉说给流水和山峰,将哀愁寄托给明月和星空。
------董宇辉
我的读思:这支弱小的游猎民族史就是一部悲壮的少数民族史,能够支撑鄂温克族走下去的只剩这位老人和她的孙子安草儿,对于这两人的命运是幸运的,同时又是悲惨的。幸运的是她们没有因暴雨、骤风、灾难、意外而夺走生命,悲惨的是她们的亲人又是因为暴雨、骤风、灾难、意外而离开了她们。要把这个鄂温克民族一直延续下去,对她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太有意义了。她们之所以要坚持留在山林,是因为山林是她们灵魂的安顿与情感的归宿所在。
------盘权彬
【12】作品主题思想
作者怀着素有的澄澈的心,进入鄂温克族人的生活世界,诗意地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挤压下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展示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性格与风情。
【13】小说主人公原型
玛利亚·索(1921年-2022年8月20日),内蒙古鄂温克族人,著名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原型,鄂温克部落最后一任女酋长,也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2022年8月20日2点27分,玛利亚·索因年岁已高,各项身体机能逐渐衰竭而仙逝,享年101岁。
【14】美句欣赏(简选)
(1)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
(2)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
(3)秋日晴朗的夜空下,山峦泛出蓝色的幽光,而河流泛出的是乳色的幽光。
(4)那是一片青色的岩石,赭红的线条一落到上面,就像暗淡的天空中出现霞光。
(5)你别害怕,你把我揉碎了,撒在你的伤口上,你的血就止住了。
(6)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银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
(7)太阳落山了,天边涌现出几条橘黄的光带,那是太阳最后的几声呼吸。
(8)我是雨和雪的老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9)我们把天给盼黑了,把星星和月亮盼出来了。
解读:我就是因为寻找这些优美的句子与这部文学作品结的缘。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森林的味道,里面还有很多优美和充满诗意的句子,我只是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来展示,这些优美的句子对写作积累是很有帮助的。
【15】读后感受与看法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所形成性格、思考、看法也就不一样。迟子建老师通过写《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文学作品,引导我们走进北方少数民族的纯净世界,领略鄂温克人的民族风情。在此,我想表达的是,生活在南方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学作品的,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也没有那片辽阔而苍茫的林地,更没有这样的写作种子。如果你对这部作品感兴趣,建议买来读读,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