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金钱风云》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12-12 07:25:4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金钱风云》读后感

《金钱风云》讲的是在单伟建的主导下,新桥私市股权基金在中国收购【技术破产】的深发展银行的法人股,然后经过5年的改造和整顿,最终成功出售给了中国平安的故事,6年时间,大概获得14倍回报。

作为一个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从头到尾观摩了一场一级市场的精彩商战,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事件非常有价值。这笔投资回报非常不错,这也是很多有实力和能力的投资者,喜欢投资一级市场,而像我这种投资者,更青睐二级市场。

整体来看,这种投资模式,相比二级市场要难不少,属于七尺栏杆,所以需要更高的回报来弥补。

整个故事读下来就像小说一样跌宕起伏,让人很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差不多花费两天时间,看完了,挺有收获的。简单说几点收获

1、 想在中国市场挣钱并不容易

一开始,作者就讲了,新桥资本在中国的早期投资损失惨重。这在我看来很正常,他们低估了中国商人的“小聪明”,我记得看过一个评价,在契约精神方面,在亚洲只有日本是受到国际认可的。

这些外国的资本初来乍到,除非有中国人操盘,而且这个人职业素养又高,能力又强,否则想从中国市场挣钱,绝对是九死一生。单伟键符合这些条件,让他来操盘,胜算就要大很多。

中国作为增长强劲的市场,对外国资本来说,诱惑力太强,那怕新桥吃过几次亏,还是屡败屡战。 由于是中国ZF,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会出现反复的情况,并没有很强的契约精神,这个我能理解。另外,也为中国领导人的实干精神点赞。 在整个谈判期间,出现过多次推翻自己商定的条约,并有意终止交易。我在想,如果我站在新桥的立场上的话,估计早就放弃了,虽说好事多磨,如果让我盯着这个项目的话,估计会放弃,但是单会积极争取,这也是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吧。 最终整个交易历时30个月,两年多的时间,还是非常磨人的。

2、 建立品牌,形成复利

新桥在前几年成功从韩国政府手中购得韩国第一银行的控制权,该交易获得了广泛的正面报道。这一案例,让深圳市政府认为新桥是真正具备银行改造能力的专家以及值得依赖的买家。

可见,好的声誉的溢价非常高,体面做事,为他人提供有用的价值,是不缺机会的。这和每个人的声誉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声名狼藉,他在需要帮助的,愿意伸手的肯定寥寥无几。

3、银行业务的复杂性

银行业务的高度复杂,而当时深发展的问题尤其严重,对于处理这种烂摊子,只有丰富经验的业内人士有能力率领企业走出泥潭,否则凶多吉少。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巴菲特和芒格早期也会接受这种类型的企业,不过后期,他们更倾向于投资优质企业。想在银行上长期挣钱还是非常难的,巴菲特非常看好的富国银行,最终也没有挣到多少钱。

4、人才选用

国企里面对于人才的聘用,并不是太灵活,那怕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也可能会埋没很多年。他们接管之后在任用人才时不拘小格,采用360评分法,用评分高的直接破格提拔使用。

具体方法是,就是让周围最熟悉的同事或下属进行不记名打分,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体智慧还是比较靠谱的,用分数高的的人,还是比较容易得到一个相对靠谱的管理人员。 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还是需要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才能发挥其优势。这种方法其实特别适合企业使用,充分避免了任人唯亲的弊端,还得用招聘走过场浪费大家时间的弊端。 大多数国企和体制内,缺乏退出机制,导致管理人员参差不齐,增大了内耗,降低了效率,没有办法,得罪人的事,谁都不想干,这是人之常情。

5、卖出

新桥接后,就得考虑以后退出的问题,而不能长期经营,这也是这种基金特点。 从2006年7月平安开始接触深发展,到2009年6月新桥和平安正式签署出售控股权协议,再到2010年4月,监管正式批准交割。前后历时3年,期间的谈判也是各种反复拉锯,斗智斗勇,不过这次主动权在新桥,和上次还是有差别的。 新桥设计的交易结构,让新桥多赚了不少,这也就是知识的变现,可以说整个操作非常完美,获利非常丰厚。

6、陪伴孩子

单伟健在很多领域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者也书中也提到,也有他遗憾的地方,就是在该陪伴孩子的时候,自己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事业上了,有点遗憾。等孩子大了,就会不愿意和自己玩耍了,或许这也是成功的代价吧。前几年我看很多育儿方面的书,已经有这方面意识,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尽量在他身边,这个时间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是要花些时间的,不然再成功的人士回想起来也会有遗憾的。

整个交易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故事,政府,新桥和平安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