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道夫 • 德雷克斯(1897年-1972年)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婚姻:挑战》虽然写于1946年之前,但里面的内容依然对现代的婚姻有很好的指导。
前两天看到一位公众号朋友橡柳写的文章
《想结婚的阿娇,却一直喜欢不适合结婚的男人》,很有意思,分析得非常对。完全符合《婚姻:挑战》里的观点和剖析。
为什么总会碰到错的人?因为有三个因素会影响一个人选择伴侣:一是个人的秘密期望,二是过去的生活经历,三是个人品味。要避免选错,作者给了三个建议:一是活出并充实自己,二是多接触异性,三是要具备普遍常识。
🍓 很多人会爱上几乎不能给自己和谐婚姻的人或者被这种人吸引。人们经常忽视良好的潜在结婚对象,而只关注让人难受的选择。产生这种情况有两个隐秘的倾向原因:维持优越性的欲望,以及受苦的希望。
🍓伴侣经常是因为某些缺点而被选择,我们选择会给我们痛苦的人,我们从这种痛苦中得到慰藉,这些人对伴侣的抱怨,其实恰恰确切地表明了那些结婚前激发吸引力和爱情的要素。
🍓抱怨丈夫花心的妻子在丈夫停止吸引其他女人的关注和倾慕时,可能会失去对他的兴趣。
🍓婚姻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她想成为“无辜的受害者”这个秘密意图就是他选择这个男人做丈夫的原因,也是即使丈夫多次离开她,而她就抓着他不放的原因。她把自己的痛苦当成惩罚丈夫的手段,正如她以前用相同的计谋惩罚他的母亲一样。
🍓如果丈夫觉得自己被妻子完全接纳,他只会很乐意按妻子的想法进行自我调整,但如果他感觉到她对自己怨恨否定,他可能会走向相反的方向。
🍓父母对孩子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期望仅仅因为自己生养了孩子,孩子就应该爱他们。孩子对父母的爱和尊重必须通过父母自己不断努力地赢取。
夫妻之间更是如此,不仅仅因为一个结婚证书的存在。
🍓对自己的情绪负全责,会让我们失去找借口的理由。
🍓在外人看来受害者处在明显的劣势和耻辱状态,然而,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在这个位置上找到表现“道德优越感”的机会。
🍓怀疑自己是嫉妒的一个必要因素,当我们怀疑自己能够给予的不能满足伴侣时就会变得容易嫉妒。
🍓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不相信自己的价值,她会因个人价值的问题而愈加困扰。
🍓责骂和争吵永远都无法让人放松。一抹微笑、一句表达耐心的话语、怀着深情的一吻、表示真情挚爱的语言都可以创造奇迹。
🍓解决方法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双方都认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自己做起。面对婚姻问题解决问题的唯一基础是“我可以做什么?”通过真诚的努力来发现自己可以贡献什么,这样就可以找到正确途径。
🍓我们为什么不寻找继续向前的解决办法,而是使自己和对方遭受折磨。我们需要情绪,但需要的是热情、渴望、乐观和同情这些情绪。让我们抵防任何的敌意情绪。
🍓通常最强的男人实质上也象一个孩子,最弱的女人也能有如同母亲般。
🍓每个人都有成百上千未被发现的潜能,没有人例外,这些潜能从来没有被开发过。
🍓我们仅仅改变自己,就可以改变整个家庭的氛围,以及周围人的态度。
🍓夫妻不仅仅要学会如何共同尽家庭义务,还要学会如何一起享受生活,这是每对夫妻的责任。
🍓在婚姻中,不幸的是我们更知道如何去争斗去伤害,而不是如何让双方愉快。他们互相责备,为自己的不适应找借口,为了威望而进行斗争,使他们在相处时失去理智。
🍓在双方兴趣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让双方各自做自己喜欢的事。既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对方,也不允许对方强加给自己。
🍓结婚后她们视丈夫的爱为理所当然,而不是不断地重新赢得他的钦佩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