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了凡四训》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2-13 08:54:45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了凡四训》读书笔记

一、📒笔记


羞耻心: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动力

◆ 羞耻心意味着自省,而想要改变命运,很重要的一步便是认识自身的不足,改正过失,让自己变得更好

◆ 改正过失的方法,袁了凡讲要发“三心”、从“三改”: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从事上改、从理上改、从心上改。

◆ 三心”之首便是羞耻心。羞耻心会让人觉得内心不安,从而产生改正的动力。

◆ 首先讲如何知“耻”。有对比才有差距,而对比需要寻找一个参照物,因此知“耻”首先便要寻找一个优秀的道德标准

◆ 明确了参照标准后,接着就是寻找自身与标准的差距和不足。

◆ 学会约束自身,人前人后都保持同样的品质,这是袁了凡讲“发耻心”的第二步。


7 敬畏心:人在做,天在看

◆ 敬畏心:人在做,天在看

◆ 所谓“种善因者,得善果;种恶因者,得恶果”。

◆ 敬畏因果报应的说法和六祖一脉相承。为什么要敬畏因果法则

◆ 因果报应”都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奖惩制度。这是一种深刻的理解生命和宇宙的方式。它强调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鼓励人们通过善行、善念和慈悲心来创造积极的影响;通过追求善行和正直,个体可以逐渐摆脱痛苦和无明,实现解脱和觉悟。

◆ 因果报应”不是一种绝对的命运论,随着因果关系的改变,报应也时刻在改变。许多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经历和境遇,包括前世的行为、环境条件和他人的行为,等等。

◆ 敬畏生命,就是体认生命的尊严与可贵,在每一个生命前抱持谦恭与畏敬之意。

◆ 通过敬畏心,人们能够超越自我,与世界和他人建立联系,并在存在中找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8 勇猛心: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 勇猛心: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错误不难,但要改正却不太容易,因为不足、错误,往往是一种惯性。改变惯性并非易事,因此需要勇心。勇心,不只是勇敢,更是一种认准就绝对不拖泥带水的干脆,是一种彻底的改变。

◆ 一旦意识到这是不好的习惯,却还是不去改变,这些细微的过失就像“芒刺在肉”,虽然不致命,却一直隐隐作痛,迅速剔除才能痊愈。

◆ 我们一旦觉得自己走进了死胡同,觉得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就应该迅速意识到,需要改变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需要的正是果断改变的勇气——你要勇敢地离开已经习惯的生活,离开自己的舒适圈,你要归零,要重新开始。

◆ 改变,首先需要承认自己的惰性和劣性,其次需要改变自己的惯性,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 勇气是一种能够面对存在的困境和不确定性的力量,它要求个体超越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去探索和发现新的可能性

◆ 所谓勇气,就是在存在的无意义和不确定性中坚持和行动的力量。

◆ 勇气都被认为是重塑自我的一种行动力量,一种敢于改变的力量。羞耻心让我们透过人性的社会规范,来完善自我;敬畏心让我们透过高于人类的力量,来提升自我;此两者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的瑕疵和过失。在清楚了自身的瑕疵和过失后,就需要勇气去果断地改变。

◆ 袁了凡将勇心放在羞耻心和敬畏心之后,并总结道:“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有了羞耻心、敬畏心、勇心这三种心,就会有错就改,如同春天的冰遇到太阳,即刻融化,哪还用担心不会消失?


9 事上改:良好习惯的养成

◆ 事上改:良好习惯的养成

◆ 想

◆ 要立命,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 自我完善需要三种心:羞耻心、敬畏心、勇心。一旦有了这三种心,自我就会保持警惕,保持反省。接着,袁了凡讲了三种改正的方法:一是从事情本身上去改,二是从道理上去改,三是从心性上去改。袁了凡的“三改”,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改掉不良习惯,形成新的良性循环。一些人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复杂的成功秘诀,而是他长期坚持着几个很简单的习惯而已,就像亚里士多德说的:“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

◆ 第一,从事上改

◆ 我开始坚持每天早晨醒来打坐冥想,两个月后,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种疲于奔命的感觉消失了,至少我又能感觉到,自己可以把控每一天的状况了。

◆ 属于身体层面的习惯更容易去改变,比如觉得早晨应该起来跑步,坚持跑下去即可;觉得说闲话不太好,坚持不再闲言碎语即可。但思维上的习惯,因为不太容易察觉,所以并不容易改变,而思维上的习惯对命运的影响却更为深刻。

◆ 柯维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建立七个习惯。

◆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 我是创造者,只有我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 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 就是在做事情之前,先认清努力的最终目标,以清晰的方向和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人生。

◆ 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撰写个人使命宣言,随时提醒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以终为始最有效的方法。

◆ 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

◆ 在我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使我的个人生活彻底得到改观,却又一直没有付诸实践

◆ 在我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使我的工作局面彻底得到改观,却又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 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

◆ 双赢思维习惯最基本的方法是,遇到和人交易、合作或者竞争时,先弄清楚对方想要什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然后找到契合点,实现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 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

◆ 在人和人交往的时候,养成聆听的习惯。这里说的聆听不是被动接收,而是良性回应,有同理心的沟通。这样才能在理解别人的同时,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

◆ 第六个习惯,统合综效

◆ 针对的是如何和意见不同的人相处。其基本原则是如果别人的意见和我不同,不要马上否定,而是去思考他的意见是否有合理的成分。每个人都有局限,总是和自己意见一致的人交往,会使自己成为一座孤岛,要善于和不同的人交往,让自己成为海洋。

◆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

◆ 人生不应该是消耗的,而是不断更新的。这个习惯最为关键,也是前面六个习惯的综合。

◆ 这个习惯的含义是,在四个层面养成不断更新天性的习惯:身体(锻炼/营养/压力调节)、精神(实现价值/忠诚/学习/冥想)、智力(阅读/写作/想象/规划)、社会或情感(服务/同理心/统合综效/内在安全感)

◆ 我们现在的工作无论看上去多么稳定,都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来自良好的思维、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我们现在拥有多少财富,都不等于经济独立,只有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独立。

◆ 我们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把不良的习惯改掉,尤其是细微的不太注意的小毛病更要坚决断除。其次,更要清理思维上的不良习惯。一旦从生活方式到思维方式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习惯系统,那么我们的人生就在自己的把控之中了。


10 理上改:弄清楚了逻辑,一切就会顺遂

◆ 理上改:弄清楚了逻辑,一切就会顺遂
想要立命,一定要做到逻辑自洽。

◆ 先从事情本身着手,把不良的习惯改过来。但袁了凡也强调“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果不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即使强迫自己改过,也还是会再犯。所以,一定要弄明白其所以然再去改过。这个就是从理上改,也可以理解为从逻辑上去改正自己的过失。

◆ 只要明白了道理,事上犯的过错自然就会得到彻底的改正。

◆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是改变命运的关键点。习惯是知识(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技巧(如何做?)、意愿(想要做)相互交织的结果,一旦形成,就像万有引力一样,让我们的生活稳定而且富有成效。

◆ ,需要养成“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三个习惯,着重于自我修炼;要想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必须养成“知彼解己”“双赢思维”“统合综效”三个习惯;而想要长久地拥有这两种成功,需要养成“不断更新”这一个习惯。

◆ 目的都是要我们清理自己的价值观,确立一种自洽的逻辑


11 心上改:从原因上去改变,就会心想事成

◆ 确立良好的习惯,第一步从事上改,从事情本身上改掉不良的习惯,确立新的良好的习惯;第二步,从理上改,从道理上弄明白为什么要改掉这个不良的习惯,为什么要确立这个新的良好的习惯;第三步,从心上改,就是最彻底的改正,从心性层面去改变。

◆ 两种不同从“心上改”的方法:一种方法,不断找出错误、不断改正;另一种方法,彻底让自己的心清净下来,清净的心不会去做坏事,不会去做不应该做的事,也就不存在改正还是不改正的事了。当心清净了,你就可以随心而动,听从自己的直觉,正如乔布斯说的那样:你应该追随自己的内心。

◆ 如果我们想彻底重新塑造自己,就要清理自己的欲望,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要清理自己的情绪,转变自己对外界的反应机制;更要清理自己的观念,转变自己的各种偏见,把观念还原为事实。

◆ 所以还是要学会想清楚道理之后再去改正错误。如果连想清楚道理都做不到,就应该针对具体的事情加以改正。总之,只要找对方向,开始改变,最后总会达到心性的改变,从而建立新的自我。

二 整理后简化

一、立命三心
1. 羞耻心
  - 本质:自省的动力源
  - 实践三步骤:
    ① 确立优秀道德参照系
    ② 对标寻找差距
    ③ 人前人后一致约束
  - 作用:春冰遇日般的改过机制

2. 敬畏心
  - 三大维度:
    ① 因果法则(非奖惩制度)
    ② 生命尊严(谦恭待万物)
    ③ 存在价值(超越性维度)
  - 深层理解:
    - 动态因果观(非宿命论)
    - 环境变量影响论

3. 勇猛心
  - 双重特性:
    - 行动特质:果决去惯性
    - 哲学本质:存在主义勇气
  - 应用场景:
    ① 剔除"芒刺在肉"式微过
    ② 突破舒适圈重构人生
  - 三心协同效应:
   羞耻心(镜鉴)→ 敬畏心(约束)→ 勇猛心(执行)

二、改过三法
1. 事上改 - 习惯重塑
  - 柯维七习惯系统:
    ① 个人领域:
      - 积极主动(创造者思维)
      - 以终为始(使命宣言法)
      - 要事第一(二维矩阵法)
    ② 公众领域:
      - 双赢思维(需求契合术)
      - 知彼解己(同理心聆听)
      - 统合综效(差异整合术)
    ③ 持续更新:
      - 四维更新框架(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2. 理上改 - 逻辑自洽
  - 认知升级路径:
    思想→行动→习惯→品德→命运
  - 核心方法论:
    - 价值观澄清技术
    - 系统思维构建
  - 实践要点:
    "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原则

3. 心上改 - 心性革命
  - 双轨路径:
    ① 渐进式:持续纠错迭代
    ② 顿悟式:清净心培养
  - 三大清理工程:
    ① 欲望清理(真实需求甄别)
    ② 情绪清理(反应机制重构)
    ③ 观念清理(事实还原法)
  - 终极状态:
    "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直觉决策

三、协同机制
1. 三心三改互动模型
  - 输入:三心(动力系统)
  - 处理:三改(方法系统)
  - 输出:命自我立(结果系统)

2. 动态演进规律
  - 表层改(事)→ 中层改(理)→ 深层改(心)
  - 量变积累(习惯)→ 质变突破(心性)

3. 现代转化应用
  - 与积极心理学交叉点
  - 与认知行为疗法契合处
  - 组织行为学中的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