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谈美》(朱光潜) - 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10-16 09:05:56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谈美》(朱光潜) - 读后感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给当时青年一代的著名美学普及作品,如今已经过去近九十年,但读来竟不觉得落伍,经典的东西真是经典,历久弥新。

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妥妥的大家,功底深厚,尤其对于中西方哲学美学等领域造诣十分了得,这只是一部普及型作品,还并未触及到他真正的美学的学术研究,但读来就已经令我十分拜服。书中他谈到美的诸多方面,特别在美的创造方面,朱先生尤其善用我们熟悉的古诗文来举例,那种信手拈来的轻松和巧妙,令人感触十分丰富和深刻。同时特别难得的是,文章行文浅显易懂,虽然是30年代作品,现在读来朗朗上口,仿佛一位老者在你面前温言细语,笑容可掬,处处金句流淌,不恭听不得以领悟一二。这非大家不能够也。

本书其实篇幅不多,十几章内容,因为是以信件的形式,组织貌似随意,但细细琢磨其实层层递进。最开始先通过我们的日常感觉,帮助我们了解美感是什么,不是什么,在了解到美感的来源之后,那么在此基础上跟我们谈到如何创造美,这是我觉得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最后落到了美和人生之间的关系,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书中精彩内容太多,感觉读一遍不够,两三遍尚可,其实多多益善。不管怎样,仓促读下之后,先记下一些作为读书笔记。

一棵古松,我们从哪些角度来看它?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实用的角度,有科学的角度,但美不是以实用和科学的态度为最高目的,美。是以美为最高目的。它只专注于自己的呈现,是自指的,自完成的。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这一点,美就和需要借助外物来呈现的事物不同了。毕加索说过一句话,”我可以分分钟画的像个大师,但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来画的像个孩子。“ 世人的眼光往往目的性太强,美容易被遮蔽。

美需要什么?需要空间,需要和人有距离感。“距离产生美”,话不虚也。艺术和实际人生一定是有距离的。美是在一个“第三空间”产生的。就如同我们在河的西岸看东岸觉得美,到了东岸又觉得西岸美。因此离远了欣赏不到,离得太近了,又容易被细节干扰,体会不到整体,失去了美感了。

美只属于人类,宇宙在人情化下产生了美感。庄子濠梁之辨的例子,阐说的就是人们的认识是通过通感实现的,惠子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说,”子非我,焉知我不知?“,你既然知我,自然也是通过你的感觉来感受我的。不过很多人误解这个例子。庄子的道家思想是”万物一体“的理论。我们用自己的感觉来辨别其他事物的感觉。

个人感觉,摄影其实也在寻找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如果花不拟人,景不似境,人自然也无法体会到美感。云飞鱼跃。山鸣谷应。这些都是通过人的感觉来表达事物。人也是通过自身的感知来来被激发情感。艺术就是帮助人们推己及物,设身处地,所以有时光讲道理效果就差了很多。

因此移情这种人体的作用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

音乐靠节奏,高低急缓,来调动人们的情绪,因为他们和身体的心智节奏,期待有关。建筑也是类同,在空间中的旋律,书法也是如此。个人有个人的风格,看似很抽象,但人能够从中感受到美。人用自己的体验去感受他们。欣赏中都带有欣赏者的创造性。

书中尤其提到美感不是快感。不是享乐主义追求的那种东西。因为这种美感是不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的。它不是为了服从某个功利性的目的,因此它不是反省的,而是直觉的。

美感也不是联想。但联想是美感的重要一部分。”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 联想很重要,但联想有可能会对欣赏美这种直觉作用产生干扰。精神涣散下欣赏力反而下降了。但联想确实可以提升好感和理解。

思维活动下的批评和考证也不是美学的部分,但了解和欣赏,是互相补充的,越了解就越欣赏,越欣赏就可能越想了解。虽然了解考证很重要,但了解进不到文艺的领域,它是一种智识活动。

总结来说,美感是什么呢,“从积极的方面说,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这种形象是孤立自足的,和实际人生有距离。同时也是我们的情绪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依靠欣赏者的创造才能构建出美的形象。”消极的方面说,不能带欲念,不能带实用态度,不能带抽象思考。这些都不是美感,虽然他都会对美感有帮助作用。

美感有以上的经验,那么美,产生于美感的经验,美又是什么呢。美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吗,不是。那么美是主观的吗?是人心的产生物吗?哲学家康德认为美是主观的,普遍性的,因此会被人理解。因为人心的构造是相同的。依作者看,美不完全在外部,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结合后所产生的婴儿。

就好像古松的美感,这个形象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是先把外物综合起来,就好像看几条间隔差错的平行线,我们会把相近的线条自动的聚拢在一起,成组来欣赏。弯弯曲曲的小路最受人喜欢。因为它能满足人的一种好奇的欲望。大自然没有对笔直和弯曲的偏好。因此都是自然美景都是人偏好的投影。

美需要写实来表达还是理想式的表达?作者认为美的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有一样的错误。理想主义也是一种经典的写实主义。因为艺术不像哲学,它的生命,存在于具体的形象中,美最忌讳的是抽象。就像我们要画一匹马,艺术的表达是把马的具体形态表现出来,而不是抽象的马,抽象的马就失去了美感了,因为没有体验的基础了。

因此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人人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个字典字来做出诗文,则全凭个人的情趣和能力。

艺术和游戏很像。因为同时包含着欣赏和创造。欣赏和创造的距离很近,欣赏之中都具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带有欣赏。这类似于游戏,游戏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系列活动。每个人都在游戏中体验着,享受着,并创造着贡献着自己的参与。而游戏又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游戏也带有移情作用,在游戏中我们会人情化,代入感。我觉得类似于欣赏电影,在电影院里那种特殊的被特意营造的环境里,我们在里面或笑或泪,把自己完全投入了进去。

那么美该如何创造出来呢?如何创造美,我觉得是本书对我们的最大启发。首先创造并非无中生有,需要把经验带来的意向加以新的综合。比如诗文中所引用的意象,之间的联系往往令人拍案叫绝。”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为什么把他们联系起来?如此精彩的连接往往令人拍案叫绝。摄影中的构图也是,他们不仅是图片元素内容的选取,颜色搭配几何形象的构建都会引来想象的不同结果,带来丰富的美感的感受。

创造的想象有两种心理作用,一种是分想作用,一种是联想作用,分想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从经验中摘出来,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联想作用是把意象连接起来,比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煮豆燃豆萁。”等。

文艺作品都具有完整性,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未综合之前意向是散漫的,综合之后意向是和谐统一的,而这个综合的原动力就是依靠的情感。因此人才可以同这个文艺艺术作品相通相感。

艺术的任务是在创造意象,这个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诗人需要跳出来观察这些情感,而欣赏者需要钻进去体验,因为情感最易感通,所以诗可以群。即被众人所感受。

但艺术,这种受情感保护的意向,又不是完全漫无边际的随心所欲的。它又需要嵌在一种规则之中,如同诗的格律。规则和格律等最开始是自然产生出来的,但它也在自己不断的演绎变化发展。如诗的格律,慢慢由五言到七言的变化,到后面的词,元曲,小说等。结构上在慢慢变化,主要还是符合当时当代人的领悟的心理规律。并不断突破自己,为了方便各种丰富的当时当代人的情感的表达。

那创造美的这个能力该如何培养呢,肯定要先从模仿入手。凡是艺术家都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同时还要有匠人的手腕。缺一不可。”

***

最后作者提到了人生。他说人生和艺术是类似的,需要美。完美的人生是多方面和谐的整体,是实用的,也是科学的,也是追求美的。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是自己的作品。如同一篇好文章,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忌滥俗。能本色。生命的干枯做不成好作品。艺术家能够把一般人看轻的东西看重,把一般人看重的东西看轻。我们人也应如此,拾取并连接美好的部分。慢慢走,体验自己的人生,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人生美感,欣赏并成就自己。

朱先生说,“人愈能脱肉体需求的限制而做自由活动,则离神亦愈近。“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唯一的自由活动,所以成为最上的理想。”

朱光潜先生的这部作品,不仅谈美这种最上的理想,本身就是美的杰作,因此广为流传,至当代成为经典。哲学帮助我们寻找幸福,而美学素养帮助我们增加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创造美,从另一个角度来帮我们体会幸福。当我们欣赏美景,欣赏诗文,欣赏音乐,当我们拿起纸笔,按下快门,当我们与他人谈笑交流,讲起风花雪月时,那时时刻刻的人生时光,一定会更容易被无处不在的美感滋润。如此说来,此书应属案头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