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总有益,总算知道孔夫子师徒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真相。孔夫子生在乱世,居然想恢复周王室失去的荣光,这与诸侯国君臣的理想背道而驰。居鲁国,老孔就瞧不起掌权的三桓,想让他们归还鲁君权力;照理,鲁君会跟老孔一边了,但想想若经孔子之手取得君权,下一步恐怕老孔就要鲁君恢复周礼,将权力上交周王室,鲁君恐怕也懒得改变现状了。《论语》中的鲁君,对孔夫子是足够敷衍的。鲁君清楚,现在已进入武力称王的时代。
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夫子被挤出鲁国政坛后,周游列国,还是死抱着老一套的“仁”和“礼”,总想规劝当权的贵族把权力上交,依周礼行事。老孔的想法,不仅违反人性,更违背权力的暗黑属性。几千年来,哪个权贵舍得到手的权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爱德华八世,舍弃的也不过是虚权,哪里是真正的皇权?至于当代,个别人退而不休,搞个某办行不言之教,也是事实。
孔夫子没死在游学路上,除了自身一介书生,确实软弱无害外,多半还因当时贵族还要点脸皮,底线并不低。
孔门第一代弟子也没什么世俗上的大成就,感觉子贡活得最滋润;但孔门弟子吹捧老师的功夫不赖,佼佼者有子贡和颜回,子贡曰:“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又曰:“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子贡无愧于一个走南闯北的商人,熟稔人心,妥妥的语言大师,子贡在师门考评中也是以言语见长。而
颜回,这个以仁德为人设的人,夸奖老师也不甘人后,不愧为闻一知十的天才。颜回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相形之下,颜回说得又高级又形象生动,能树立宗师高深莫测的形象。这么舍得夸耀老师,且夸得文彩飞扬,哪个学术大佬不喜欢?所以孔夫子最爱颜回,《论语》中提及颜回的,多半是被孔夫子夸奖。假如颜回死后有知,一翻《论语》,肯定心花怒放。甚至颜回的葬礼,孔夫子都一再讨论和解释,对此,不少孔门弟子印象深刻,多年后还作为一桩师门逸事,隆重且细致地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