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论语》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6-27 07:53:06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论语》有感

1
读《论语》
第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论语》(1)---带着成见看世界

抠字眼的读书不是我喜欢干的事,我觉得那太无聊了,应该是历史学家,文学家们做的事情。

我喜欢把书里的道理以及语句应用到自己的人生当中,这样才是读书的意义,否则只知道一些字面意思,也就跟人吹牛用用了。

《论语》很早之前我就读过,我最喜欢的章节也是第二章《为政》,写读书笔记的同时,又是自己在温习一遍以前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特别是论语第二章第一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换句现在的话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从自身寻找原因,向内求,会让自我强大,人品好,气场大,就像北辰星一样,你在那里,就会有人找到你来和你合作也好,请教也好,或是就交个朋友。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向内求非常难,有问题了,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不会向内求,首先就去找外部原因。

向内求不是pua自己,而是反思后,去调整自己的状态。


2
(为政)精彩观点。

第二篇叫做《为政》,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告诉古代的当权者如何去做好自己的政治业务。至于我们这种老百姓,学学里面的思想,也够我们来品味了。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就是《诗经》。思无邪就是思想很清净。

我读过一些诗经,第一篇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就是男女之情,换种思想来解读,讲的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观点:阴阳的观念。

除了第一篇,还有很多经典名句都出自《诗经》,我觉得有时候读一读还是蛮舒服的,诗言志,读完之后比较提气,增加自身的气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自己的人生心路历程,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榜样,现在很多人三十岁了跟个巨婴似的,表达能力为零,一直待在父母身边,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也没有。

四十后的不惑,知天命,耳顺,我觉得更多的是境界,也是孔子认为到了这个年纪应该去做的事情。

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又升华了,前面从心所欲,大家都可以,但是后面的不逾矩却很难。毕竟从心所欲,一不小心就放纵了,又不能一直紧绷着自己。达到真正自然的才是“不逾矩”。

君子不器,我们不能被一件事,一个器物所局限住,像我弹古琴,不能总在古琴里找,还得触类旁通,去接触接触其他乐器,其他类目,回过头来再看古琴,又是别样的风景。

事实正是如此,很多人学了古琴很多年,一直都不会自己移植曲目,以及编排指法,没有触类旁通。学其他东西也一样,不仅使技术提高。还能开阔自己的心胸,放下一部分,去接受新的东西。

人生路上也是如此,不被单一的想法限制住,换个面思考,换个面去看。银河里才是灵魂的徜徉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我觉得这个思,不是学完一个东西之后,想想就过去了,而是深度的思考与运用。

学习和思考,同步进行,把学来的东西变成自身的学问和理解。

《论语》里又很多“使民**”,以及讲孝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用符合当下的思想来看,使民如何,跟我关系不大,我就静静看。

但是孝顺问题,跟我息息相关,新时代的孝顺,跟旧时代还是有区别的。

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得知自己父亲成为植物人,命不久矣,不想让父亲受苦,问医生如何能让自己父亲快速死亡,他的家人不理解,认为一定要救,否则大家都会说他们不孝顺。究竟谁是孝顺?

我认为这个时代,听父母的话,绝对绝对不是孝顺,甚至不听才是孝顺。时代所限制,他们又不是孔子这样的大佬,作为年轻人得有自己对世界的判断。回过头来再去反哺他们,现在他们不需要我给他们出钱,而是出思想。

等年龄大,需要我出钱,出陪伴,我再出钱,出陪伴,每个阶段都有该做的事。

我的做法是跟他们分享我的所见所闻,以及作为年轻人对世界的看法,还有我自己读过的书,看过的好剧,《天道》也是其中一部我给他们的分享,因为我知道读书对他们来说,基本等于太阳从西边出来,所以只能推荐剧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论语》里的名句太多,第二篇名叫为政,其实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可以叫做为人,不过叫为政也可以,每个人自己的生活,处理的事务,就像古代皇帝处理的奏章一样,如何选择,如何批阅,都需要来选择。

开头的譬如北辰,就是核心主旨,我认为从修身也好,做事业也好,一定是在于自身,强大自身,拒绝心里的等靠要,反而能等来贵人以及合作者。
 

4
运用


不把书读死,一向是我自己印在脑海的“思想钢印”,读到的东西就是拿来运用的。

君子不器,拍短视频,我原来想的就是录弹琴视频,后来发现有了一些粉丝,但是作用比较一般,而且力度不大,我也在寻求变革,试着把不同元素融入进去,比如,用段子形式,不用音乐形式。

一定要拍古琴的视频吗?不能拍vlog吗?把中式元素融入进去,形成另一种形式的宣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写作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上课分享也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笔杆子,一个是嘴皮子。

思考也不是坐在那里自己头脑风暴,那样只会增加自己的精神内耗,其实意义并不大。

现在除了传统文化圈内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论语》,觉得过时了,子曰子曰的,觉得是《论语》是儒家的糟粕,非常古板。

带着成见看世界,先要了解,再做评价。不盲目跟风,已经是“带着成见”。

被历史长河检验过的圣贤名流,绝对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