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论语》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9-02 07:01:38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论语》读后感

  初系统读《论语》是在本科古代文学课上,当时懵懵懂懂不知“仁”为何物,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再系统读《论语》是在博士期间,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丁耘老师有一门课就专门讲《论语》,结合丁老师的课程来阅读、收获颇丰,此时读《论语》觉得仿佛大海里游泳、不见边界。看到本次高研班要求阅读《论语》时,过去阅读的体验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孔子已经是几千年前的人了,他与工业社会无缘、看不到两次世界大战也不懂数码产品,更不可能经历核废水污染。为何当下我们却需要不断重读这部《论语》,这部著作的价值在哪里?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对于研究艺术、创作艺术的人来说有什么价值与启示?这构成了我再次阅读的三个不同思考方向。
  下列内容不过是自己作为业余学习者的一些心得与思考,不构成学术观点,请诸家指正批评(你觉得我错我就是错的)。
  首先是这部著作的价值在哪里?听王德峰老师的课时曾听他说,今天人写著作随便就是十几万字,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到底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样的观点也适用于《论语》,作为一部学生记录老师言行的著作,它每部分短小精悍,但内容却无比丰富,涉及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总而言之就是只要是与人和人关系相关的课题都能在《论语》中找到,正如今道友信所说“礼是一种基本的精神状态,它所展示的形态就是社会上的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关系。”这样说,好像把《论语》贬低为一部处事宝典,然而归根究底,哲学所研究的不就是人与人的关系?当然这第二个“人”也包括自己。
  《论语》是讲人如何构建世界的过程,《道德经》里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但是却没有告诉我们到底该如何一步步做,先放调料还是后放调料,《论语》却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又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说的是为政之道、管理的方法。但是《论语》又不只说构建礼乐社会的方法,它说的是构建这个礼乐社会的原则,这就是所谓“君子不器”。也就是在所有社会表象之下,看到其运转的缘由,我想这是《论语》更深一层的价值。因此在这一层面上,《论语》所阐述的应该是生存论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活着,人要怎样活着的问题,这是孔子为他的时代开出的药方。
  孔子关于学习的主张我们自小就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经过仔细思考才知道为什么他强调学的原因,很显然孔子生活的时代是混乱的、问题太多,要如何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学,发展教育,学习古代经典(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学习身边优秀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天道(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所以常读《论语》,发现学习和教育对一个民族来说至关重要,这是这部著作在今天的第三个价值,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价值。
  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有什么用?这部著作给我们刻画了一个至善至美的人格——君子,这是孔子的人格理想,也是构建礼乐社会的基础。虽然孔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君子却作为一种理想的人格永远留在中华民族文明中、并构成了我们光辉灿烂文化的基底。
  首先,“君子不器”,君子是接近整体的而不是只掌握某一种专业技术,从这一人格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融合而不是分割,在如今专业壁垒分明的知识界,这种人格可谓稀缺,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融合、思想的深厚,还具备一种开阔的眼界与心胸,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才有可能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在危机关头看清问题本质所在、拯救社会;
  其次,君子德行高洁,与小人有着极大的差距,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可以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么说不是将君子看作清高不懂世故之类,而是说明道德诸原则的效能之实现只能依靠个人的修养,原先我们在建立任何组织的时候初心都是好的,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一直坚持以“仁”为本、将善注入社会规范的做法却是极其困难的,这足以证明君子不仅是具备道德模范作用、更应该要具备相应的政治才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孔子所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君子所有品格中,最难学习的其实正是“仁”本身,雅斯贝尔斯指出,“仁是统摄一切的根源,任何事物都要以其作为前提才能靠近真理。”何谓“仁”,诸多先生认为正是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看似容易,我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强迫他人去做,好像每个人都做得到,其实正如雅氏所说,仁居于适度与中庸之中,在涉及适度与中庸时要求了我们具备至高的自律与良心。在言语泛滥的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跳出来“教他人做事”,却不知很多事情是自己不愿意、不乐意做的事情,不过是为了束缚他人、掌控他人以满足自己欲望的做法,如果听从网络言论做事,人如何能独立思考,这更加远离成为君子的道路,因为君子正是通过自我教育而塑造成的。高度的自律为的就是分辨自己的欲望以不掌控他人或被他人所掌控。
  对于研究艺术、创作艺术的人来说有什么价值与启示?《论语》涉及艺术的阐释不多,我印象深刻的有两处,第一就是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美与善在苏格拉底那里是合二为一的,但是在孔子这里却是分开的,这种区分是形式和内涵的区分,给后世的艺术评判带来了限制,影响了主流的艺术审美。艺术的美和善之分离原因不在于作品本身,我想孔子想说的是创作艺术作品的人本质的分离,无论哪个时代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即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处事规则成为主流,在常人世界中好像无所影响,在艺术世界中却是致命的。孔子曾说过,君子的标准就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庄子. 天下篇》说“道术将为天下裂”,艺术家如果内心失去了对善的追求,艺术不过变成技术、变成一门谋生的工作和工具,更不可能成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二处论述艺术的部分也让人熟悉,即“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礼乐文明当中,到底何为根何为枝叶,孔子说得很清楚,如果不懂礼、不理解道,就无法做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孔子的礼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工具,今天我们要批判性地吸收,把握其优秀的方面,即要明白艺术的社会性功用对艺术自身所提出的要求。当然,作为一种理性规则、自律和良知的产物,礼对于构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艺术创作自有其规则,关于礼和艺术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辩证地理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无论礼乐都只是表面的,真正重要的还是“仁”之本心。
  其实,读罢《论语》,常常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动。对待生活,他是个乐天知命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一个人可以把握自己,又何须把握他人,一个人掌控了自己,就不会再受制于他人,就可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些都是孔子在学习中不断总结出来的道理,当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美好的社会就在脚下,无需在别处寻。“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不要总是侥幸而犯错,要认识天地大道,一切事物运转都有其规律,虽然我们今天已经认识了很多规律,但还是不愿意遵守它们、美其名曰超越。
  或许我们就是不愿意承认,真正的超越是打败自己的欲望、重塑自我的新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