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朝花夕拾》有一些感悟想与你分享。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看不懂。
继续往下读,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可能是因为我不懂鲁迅先生那时的时代背景,导致一些字词,讽刺手法不太懂。
在我少之又少能理解的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的情节总能让我把现实中的画面和情节联系到一起。读着《从百草味到三味书屋》,我仿佛就与小鲁迅一起在百草园玩耍,在三味书屋中学习。看着《阿长》,好像也看到长妈妈的样子在给我讲故事。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长妈妈。像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写的那样“她伸开着胳膊和腿,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叫她呢,也不应,推她呢,也不闻。”就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每年寒暑假时,我们都会回到老家。小时候都是外婆和外婆一起睡的,每到半夜,都会被一阵呼噜声吵醒。我便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外婆快把我挤到床下了,我推呢,她也不动,叫她呢,也不回答。导致每一个夜晚我都睡不好。长妈妈讲故事也能唤起我的回忆。夏天夜晚时,全家人都在院子乘凉,这时就像触发了什么定时开关,大人们会纷纷掏出他们许许多多,古老、压箱底的鬼故事。
长妈妈给小鲁迅买书,让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对长妈妈走了敬佩之心。别人都不曾在意过小鲁迅的愿望,只有长妈妈记住了。虽然只是几本小画册,也许长妈妈也不懂什么是《山海经》,但她只知道,她的哥儿想要。于是便天天放在心上,以至于攒着辛苦赚来的钱,回一趟家记着买来书,归来后第一时刻就要告诉小鲁迅“哥儿,《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在《藤野先生》的故事中,我也能体会到老师对鲁迅的影响。如在日本留学时,碰到的藤野先生。他虽然是日本人,但问鲁迅害不害怕解剖时,不是说中国人怕鬼,而是说“敬重鬼”。这充分展现了藤野先生对中国人的尊重,也让留学在外的鲁迅先生感动和安慰。藤野先生给鲁迅的书本上标上笔记,也体现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的高尚品德。
但也有一些带着面具的坏人,例如衍太太,鼓励小孩子吃冰,给小孩子看不健康的漫画等,都是伪善的表现。还跟鲁迅说让他去偷母亲的首饰,鲁迅没偷,她还到处散播谣言,让鲁迅不得已离开了家,在《琐记》中,也是她让鲁迅叫着父亲的名字,让父亲不能安心离开,让鲁迅后悔不已。
虽然大致情节我能明白,但还是希望能努努力,争取早日能读懂《朝花夕拾》,我会多查阅资料,多多问懂的人。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悟,那么你的,小伙伴们,你们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呢?
紫歌这篇文章是《给两水学校朋友的一封信》的基础上改写的,老师要求,藉由这封信和两水学校的孩子一起交流《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写之前,她挺开心还有点兴奋,我说如果能交个笔友挺好,我以前初中就交过笔友。问我该怎么写?我说以前写作都是框架作文,但交友的话,还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吧!
写完后,我看了下,有些惊喜,比暑假时看她六年级作文,进步很大:第一,去口语化有很好的提升,第二,真情实感,对情感的体会比较生动。
鲁迅先生的文章,给这个年龄,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读,难度的确较高,写作上的遣词造句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年代感,距离感的。好在即使穿越百年,孩子们的快乐和感悟都是相同的,如果鲁迅先生知道2024年的孩子在读他的故事,他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