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一书。读完做点读书笔记,也算作者文字启发的具体体现,便与加强记忆理解作者的著作,提升下自己。
这次记录他书中《竹峰寺》一章。作者的介绍就很有趣——“钥匙和碑的故事”,钥匙和碑是怎样的联系,读者会不由自主的要往后深入一探究竟。
第一段作者通过描写:闷睡、静和寺庙的晚课,一对比就勾画出了一副寺庙宁静庄严的景象,还有作者的心理感受。有句“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这是作者引用“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警众偈”后边是: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接下来摘录一些书中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文字,“我们所有人的当下,都只是行走在未来的飘忽不定的记忆中罢了”;“世上也许并不存在对人人管用的经文,要调伏各自的心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方”。说起经文,不由得不赞叹佛祖的教育方法,佛祖在三个时期不同的教义,根据每个人的根性,因材施教真正做到有教无类。比如不识字的人,您可以只念阿弥陀佛成佛;有深厚文化知识的人您可以修行律宗的教义;有借神通传法的藏传佛教;也有顿悟成佛的禅宗…总之您只要能脱离苦海,得到解脱之道,佛祖说万法都是佛法!佛的包容性很强。
作者的文字很美,“石砖缝里,夜草像水一样溅出来,四下流淌”。“月亮移到檐角,像一只蛋黄的灯笼”。
作者的书中写了由高僧将经书、五谷、珠宝、香料甚至舍利装入其中,各有寓意,叫做“装藏”。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也想起了小时候,我的奶奶有宗教信仰,初一十五家里都吃素。家里供奉的所有菩萨佛像,是请一位个子不高,赤色大方脸,长得很敦实的人,名叫胡德清胡老师(清江郑家山人)用当地的石头所塑造。石头的石质不硬,松软。经过胡老师精雕细琢后,用油漆上色,某些地方镀上金粉,然后择一吉日进行装藏。有天晚上就是给菩萨装藏的时辰,我在旁边提着精神瞪大眼睛瞅着,只见胡老师念念有词,手执清香,伴随着轻烟渺渺,给整个空间蒙上了一层庄严肃穆的面纱。我此时任凭心蹦蹦跳,却大气都不敢出。礼毕,胡老师满脸的虔诚恭敬。这时飞来几只小蜜蜂,胡老师手一挥,也如囊中取物般轻松的逮住。大人说,装藏时来什么昆虫,就装什么,这是吉利的事!胡老师接着拿出一个绸布,里边包着几只长得弯弯勾勾的,头如抽象没有鬃毛的马头,干瘪瘪的虫子,大人说这是海里的海马,很珍贵也装进去。望眼的功夫,我看佛像的后背高约10公分,宽约5公分,深约5公分的窟窿里塞得满满当当的。最后用香泥堵上,镀上了金粉,装藏仪式就顺利的完成了。哈哈,我也度过了美妙的夜晚。
作者对黄昏有这样的总结:黄昏,有一种消沉的力量…事物的意义在飘散。在一点一点黑下来的天空中,什么都显得无关紧要。你先是有点慌,然后释然,然后你就不存在了。作者帮我写出了我心里对黄昏的定义,作者是很敏感的人,对事物的观察力很强。当然,对与心里感受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不同的答案并无对错。就像同样的旋律,每个人听了都有不同的情绪,就如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一样。
作者接着写道:“你在山野中,在暮色四合时凝望过一颗树……这种体验,经过多次,你就会无可挽回的成为一个古怪的人。对什么都心不在焉……叫心野掉了。……知道了就没法再不知道”。“满山虫声有古老的音节”。野掉了,哈哈,多么准确的语言。亲爱的朋友,当你体会我们祖先在采集狩猎时代的生活后,你可能确实如作者所说——当你知道了就没法再不知道。知道什么呢?我告诉你那就是快乐、充分的自由,你在大自然中充满电量的,满怀能量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