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欧咪嘎桑是个看到觉得好的东西就忍不住想要分享、看到不好的事情就忍不住吐槽、看到惹自己不爽的事就想正面刚的人,尤其喜欢评价,有时候一开了头就滔滔不绝,也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其实内心挺讨厌自己这种“强调自我感受”的行为习惯的,会尽量克制自己少说为妙。然而,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人的天性是有分享的欲望的,压抑自己的天性似乎又有些不妥,微博、脸书、抖音这些社交媒体火起来是有“想要分享”这一人性作为支撑基础的。正所谓不吐不快,于是把公众号当成自己“发泄”的渠道吧。
机缘巧合,被人推荐了《娇惯的心灵》这本书,这几天一直爱不释手地捧着看,还没看完就忍不住写写读后感了。在写下读后感之前,先聊聊书的分类。
我喜欢将书归为以下几类(工具书及教科书不在讨论范畴):
1、看完即弃的。比如“快餐书”,嚼之无味的,可弃;或是看完不知所谓的,今年看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虽是名著,我却果断弃之,在我看来,不看这本书也没什么可惜的;还有一些对我来说太过晦涩难懂,看完一次一知半解也没信心再看的,比如罗素的《西方的智慧》,我毫无信心能整明白,摘抄了一些觉得不错的知识点后就当废纸了。
2、看完送人的。有些文学故事类的书籍,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看,故事也能记得大概,觉得没必要重温的,送给没看过的人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像我看完东野圭吾的几本小说后就送人了。毕竟,城市的房屋空间太贵了,储藏费用是笔隐形的消费。
3、值得反复看的。最经典的例子当属《红楼梦》、《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这些经典了,是镇书柜的书籍;这类书历史类的会较多,比如陈舜臣的《中国历史风云录》,是隔段时间就要重温的。
4、文笔优美、良言金句较多的。散文类、诗歌类的,偶尔会想要学习其中优美的辞藻及欣赏诗歌的韵律;警世良言颇多的,时常翻翻聊以自省并细细咀嚼,比如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录》,叔本华的降低物欲及追求享乐易招致不幸与痛苦的人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我。
5、刷新较多认知的。第3、4、5类都属于值得收藏的书籍。
像最近看的《为什么孩子不爱上学》、《娇惯的心灵》都属于第5类。前者我之前有提到过,在此不多说了。我看书有个习惯,喜欢把书中文笔优美让我心动的句子、耳目一新的观点、引人思考的良言等好句摘抄到笔记本上。。。。。。或是用荧光笔把这些句子显亮(highlight),容我日后方便查阅。《娇惯的心灵》就是这样一本有太多需要显亮句子的书了。此书讨论了近年来美国大学校园里发生的层出不穷的暴力抗议演讲的事件,并论证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论证了“过度保护”造成了大学生脆弱的心灵,他们拒绝听到任何让自己不舒服的声音与意见,把自己放置于言论的“安全空间”之下。分享书中几个观点如下。(为方便阅读,斜体字表示引用书中的内容。)
a. 免疫系统可以说是人体进化工程的奇迹。这个系统自身无法预见到幼童可能遭遇到的所有病原体和寄生物——尤其是对于我们人类这样一个流动并且杂食的物种来说,更是如此——所以(通过自然选择),就其“设计”而言,免疫系统可以从幼年期经验中迅速学习。人体免疫组织是一种复杂的调适系统,作为一种动态的系统,它有能力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并进化。免疫系统之要求,恰恰是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细菌,甚至是寄生虫,只有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形成能力,一方面对付真正的威胁(如感染性咽喉炎的细菌),形成免疫反应;另一方面则忽略虚假的威胁(如花生蛋白)。疫苗所用的就是相同的逻辑。幼年时接种疫苗让我们更健康,原因并不是减少现实世界的威胁(“在校园内禁止微生物!”),而是让孩童们接触到以小剂量形式存在的此类威胁,从而使他们的免疫系统有机会去学习,如何在未来防范诸如此类的威胁。这就是所谓卫生假设(hygiene hypothesis)的根据,至此为止,它为下述现象提供了最充分的解释,为什么国家越富裕,环境越清洁,过敏人口的比例反而越高。
曾经遇到过一位儿科医生,他叫我多带孩子去菜市场逛逛,多接触细菌,他的观点是吻合以上的关于免疫的逻辑的,菜市场对于孩童来说就是“小剂量形式存在的威胁“的地方。
b. 为人父母者养育子女方式的变化,即便使童年变得更安全,但久而久之他们仍会放大孩子们的恐惧;童年的自由玩耍以及无人看管的冒险活动已经消失,但孩子们如要成长为自律的成年人,这两种童年经验是必需的。
啊,说真的,这段话触动了我,引发了我长时间的思考。先看上一句,我们所处的社会应该可以算越来越安全,可是我们养育子女怎么却越来越谨慎小心翼翼了呢?原因多样复杂,与计划生育政策不无关系,only one势必导致更加谨慎的养育,也与当今的“内卷“有关(这两点不难理解,在此不展开议论),还有一点就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及片面性,这个例子随手可得,比如我们在听到一些关于孩子被拐卖、被保姆虐待、被关在车中闷死这类新闻时(这些新闻题目常常以惊悚吸引眼球),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自我代入,于是在育儿态度上更加注重安全,恨不得扑灭所有可能引致安全事件的星星之火(我在此处用了“事件”而不是“事故”一词,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让孩子接触所有刀、剪刀等锋利的东西,为了防止摔倒禁止攀高与跳跃,食物放到刚刚好的温度才让孩子接触,鱼刺被挑得干干净净,米饭绵软易嚼。。。。。。一切都妥妥当当,堪称五星级养育。孩子在保护下慢慢长大,他们感受不到周围的危险,失去了对更大危险的警惕心,或是直接放弃不尝试(比如到了四五岁依然不敢尝试攀爬)。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套用a.项的逻辑,让孩子多遭遇“程度较小的危险”来锻炼孩子应对“较大危险”的能力。什么是“程度较小的危险“?我曾经的邻居爸爸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的女儿一定要喝杯子里刚烧开的水,妈妈不让,女儿吵着要喝,爸爸直接把水递给女儿,女儿嘴唇刚碰到杯子烫得立马移开杯子,自己要跳坑,栽了也认,女儿没有任何负面情绪,同时掌握了新知识“刚烧开的开水会烫嘴,有危险”。邻居爸爸对妈妈说:“你阻止她,还不如直接让她喝,试过她以后就知了,好过你每次阻拦。”我觉得邻居爸爸很有育儿智慧,我学到了。可以预见到,邻居女儿看到热气腾腾的东西自然就会远离了。“过度保护型”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存在一种思维模式:孩子一旦触碰了某些看起来危险的物品或是做出了某些看起来危险的动作,就一定会陷入危险的境地。玩剪刀就一定会剪到手,攀高就一定会摔下来,在草地上翻滚就一定会接触到有害细菌,诸如此类,极尽夸张之辞放大危险程度,杜绝这些在大人眼中是危险在孩子眼里却是加倍的快乐的行为,等到孩子大了却又评价自己的孩子胆小、懦弱、畏难。殊不知上述这些“危险行为”正是锻炼孩子长大后所需的能力:玩剪刀,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促进大脑发育;攀高锻炼孩子的上肢力量;在草地上翻滚玩耍,也可以接触到有益的菌群,同时有害细菌也可称为“小剂量形式存在的威胁”,孩子的免疫力进一步提高。而这些“危险行为”导致危险境地的最大概率不过是些皮外伤罢了,前提是保持适当的、一定距离的监护,在可控范围内尽量不干预给予玩耍的自由,这种就是现在流行的说法——“精心的散养”,我喜欢称之为“刻意的放养”。我观察过苏格拉底和他的小伙伴们,拿攀高和从高处往下跳这两个动作来说,他们对自己比大人对他们有着更准确的判断,当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的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大人在旁做些防范的保护比禁止他们不可以这么做更为明智;当他们犹豫的时候,大人反而可以给予鼓励,因为这个就是训练勇气增强信心的最佳时机呀;不肯挑战更高了,则是他们有了自己的预判:情况危险了,我不能再爬/跳了。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对各种动作有了越来越准确的判断与危险分级。
再来聊聊b.项的下一句,是不是很新颖的观点?童年的自由玩耍以及无人看管的冒险活动与塑造自律品格之间的关联我无从考证,但是不得不承认,童年的自由玩耍和无人看管的冒险活动——特别是后者,正在消失。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自由玩耍占据了假期的大部分时间,父母也不干预(其实是他们没时间管),长大后也特别感激他们给了我极大的自由,遇到沮丧的事情甚至霸凌也靠着自己慢慢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够自愈。比起父母过度的保护、干预与控制,我很庆幸自己的童年是无心的放养。社会环境的变迁,电子产品的围剿,社交媒体的流行,无心的放养已成过去,那就尝试精心的散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