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启迪智慧、扩宽思路的好书。本以为我会读不下去,但我确实用心读完了。书中的观点新颖,也不会下定论,且引你不断向前思考,不断突破你原来的认知。整本书都非常精彩,但有几点我记忆犹新。
一、想象的现实
作者认为智人能够创造出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根本在于智人能够编织虚构的故事。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现代国家、中世纪教堂、古老城市、古老部落等大规模人类合作的根基都在于某种只存在于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例如宗教故事、国家故事、法律故事等。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
通过故事创造的东西,即“想象的现实”。“想象的现实”指的是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
二、农业革命大骗局
作者认为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后,人们并没有更轻松,而是更加辛苦、更不满足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丰富多变,较少碰上饥饿与疾病的威胁,但是农业革命让人类居于一地,辛勤劳作,饮食单一,靠天吃饭,同时也造成了人口爆炸,产生了一批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人口激增也使得人类染病与营养不良的情况更加严重。农业革命让更多的人以更糟的状态生活下去。
小麦、稻米、马铃薯本来只出现在很小的地区,但经过人类的辛劳照顾,成为了世界上繁衍最成功的植物。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农业革命最大的受害者是驯化成了家畜的动物。动物的驯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野蛮行为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前行,残忍程度只增不减。演化只考虑到生存与繁殖,而不顾个体的痛苦与幸福。蛋鸡、奶牛和提供劳力的役用动物有时候能多活几年,但代价是过着完全不符合它们天性和渴望的生活。
我想:看到作者上面的观点,反思现在,确实个体在社会向前发展时遭受着许多痛苦。但我们明白这一点,又有何意义呢?我想到的一点就是让个体更好地自洽。我们无法改变社会,社会不会因个体暂停,它随势向前,它主宰个体。那如何排解痛苦?我们看看周遭,明白个体的渺小。也有个体奋起反抗,追求不被大众定义的幸福。那这些学说、这些观点又有何意义呢?我想它们只能安慰个体,稍许减少个体痛苦。它没办法改变过去、没办法改变现实,我认为也没办法影响未来。痛苦是人类选择的。
三、文化“迷因”
有学者认为,文化就像是精神感染或寄生虫,而人类就是毫不知情的宿主。寄生虫或病毒就是这样在宿主体内,繁殖、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有时候让宿主变得衰弱,有时候甚至让宿主丧命。根据这种说法,文化并不是某些人为了剥削他人而设计出的阴谋,而是因为种种机缘巧合所出现的心里寄生虫,从出现之后就开始剥削所有受到感染的人。
这种说法不被人文学者看起,但确实引起了我的共鸣。我感觉多数时候文化让人痛苦。文化的传播并不考虑人类的利益与福祉。
四、吉尔伽美什计划
科学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似乎觉得未来具有着无限可能性。但人类仍有许多难题等待破解,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一项是:死亡。苏美尔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就曾下定决心战胜死亡,但他最后也认识到死亡是人类的必然命运。到了现代,多数的科学家雄心勃勃地实践吉尔伽美什计划,力图助人类战胜死亡,获得永生。
如果科学取得成功,人类获得永生,这将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我很感兴趣。什么会兴起,什么会消失,而28岁的我又在干什么呢,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呢?不死是让个体更幸福还是更痛苦?作者说人类会陷入空前的愤怒与焦虑,因为死亡是唯一完全公平的事。
五、快乐如何计算?
家庭、社群、金钱、健康影响快乐?主观期望影响快乐?生化机制影响快乐?放下对主观感受的追求去获得澄明、自在?
如果发明出一种药物,人类吃了就能快乐,那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美好,还是可怕呢?人类是幸福还是不幸呢?我认为这种药物不是不可能的,毕竟长生不死药也是很有可能的。人类在追求快乐的征途中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