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将会把注意点放在家庭以外的世界中,毕竟孩子最终是要离开家庭的。
其实这本书在这一部分的描述和我们现在的社会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老祖宗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我接下来解读温尼科特的时候,我还是希望大家能有一丝批判性的态度。
在精神分析本身的发展史上有过一个类似宗教传承的阶段,这造成了精神分析长久以来都是以传播弗洛伊德的个人神话为主。
我们理解精神分析一定要理解其理论和实际的距离有时候非常巨大。
01
我们言归正传,温尼科特认为幼儿园是早期家庭的延续,而不是小学的基础。
这个观点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说这个观点万分正确,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幼儿园开始就过分注重学业,以为小学择校做准备,温尼科特的这个观点对我们的启示就不言而喻了。
在家庭中妈妈的工作受到生物性的影响,身心健康的妈妈可以非常快的适应这项繁重的工作。但是学校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适应每一个孩子。
在书中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假设,就是幼儿园老师似乎都是女性。
我查阅了一下资料,没有看到英国的幼儿园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男老师的。我在英国留过学,曾经在幼儿园实习,英国的幼儿园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我们这些学生每天在幼儿园的时间和场所都是有规定的,我的印象中确实幼儿园里都是女老师,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英国的幼儿园还是有男老师的。在这一点上,温尼科特要求幼儿园老师发挥母性的养育功能对于男老师老说并不公平。
或者说今天的幼儿园老师承担的职责比温尼科特时代来得重的多。不过并不是说温尼科特的理论在这里并没有可取之处,我们可以借此反思孩子进入家庭外世界的内心状态。
孩子在这个时候的状态,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孩子懂事多了。温尼科特认为孩子已经有了性的本能感受,这一点其实不太好理解。
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从形而下的角度去理解,也就是孩子的脑子里不会有那些画面感十足的性,孩子更多的是一种幻想层面的感受。
我有个同事,他不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但有天他说弗洛伊德可能是正确的,因为他儿子说自己想要娶妈妈做老婆。
我们回到精神分析的语境中,也就是孩子开始认同妈妈、爸爸、还有夫妻这样一下复杂的东西了,还有身体的感受也开始明晰起来,这些都是孩子发展更复杂人际关系的基础。
其次,孩子开始理解,妈妈不是ta的专属,妈妈也属于爸爸。
这样原本那些爱的感受会让恨意和妒忌取代,也就是说爱和恨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通过游戏和言语来表达这部分的感受。
我举个例子,有次我在吃火锅,旁边一桌有个孩子不肯吃饭,他的奶奶就在旁边不停的喂,什么计策都用了,但是仍然没有效果,这个孩子就开始在椅子上玩玩具。
大家是不是有点好奇,妈妈在干嘛?
妈妈正在孩子的对面和爸爸你侬我侬,这个时候孩子把玩具车的警报弄响了,还开始砸桌子,奶奶就问你干嘛,孩子说我要把你们都抓进去。
我不想过多分析这个孩子。在火锅店里,我们是看到了一个熊孩子,但是如果这个场景发生在幼儿园里,那么这个孩子是相当可爱的,因为这一幕对孩子来说就是一场游戏。他正在用极具攻击含义的游戏在表达被妈妈排除在外的怨怼之心。
02
温尼科特提醒我们,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主观认知,他需要不停的将对照客观世界进行一步步的整合。
我们曾经谈过孩子对妈妈往往爱恨分明,但是这种情况最终是会改变的,孩子会发现他爱的对象就是他恨的对象,这种恨意会让孩子担心自己直接攻击妈妈,从而产生罪疚感。
作为读者我们需要了解罪疚感是宝贵的,和爱的能力息息相关。游戏能够为孩子提供这种表达攻击性的机会,处理自己的罪疚感。
其次我们应该注意孩子的学习、学业并不是早期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如此,但是温尼科特还是认为我们应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也就是教师最好了解每一个孩子学习的动机和学习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去指导学生的学业,
并且对于学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足够的理解和耐心。
温尼科特更希望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关注学习背后的心理议题。他是很希望教师能履行一部分母亲的功能的。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孩子上学的动机各有不同,有些孩子是希望探索世界的,有些孩子是希望弥补家庭中爱的缺憾的。家庭治疗好像也秉持着差不多的观点。
南京晓庄学院有一个陶老师工作站,他们是团中央拨款应对全国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中心,据我所知,大部分来咨询的孩子都有学业问题。
孩子的学习天赋有高有低,经历有好有坏,但是最终我们都会发现另一个问题的存在,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通常出奇的一致——孩子有问题必定找父母解决。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温尼科特提出的建议在我们这个社会是实施起来是很有难度的。
我曾被很多父母咨询,说孩子在学校里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隔三岔五反馈,听上去老师除了批评教育,然后发现屡教不改后就只会找家长了。
我读书的时候其实老师们就是这样,说实话,这还真不能怪老师,我们的教育资源本身就是紧缺的。
我通常会鼓励家长和老师沟通,争取孩子在学校里有更多的宽容,并且必须放下把孩子交到学校就万事大吉的念想,反而父母必须更加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生活和感受。
温尼科特在书中呈现出的教育理念,也许只有在真正的贵族学校或者理想学校中才能找到吧。
作为父母我们只能一边理解老师会帮助我们承担一部分职责,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把原以为能够交托给学校的责任自己承担起来。因为这些责任其实本身就是父母的。
不过我还是想补充一点,这是这本书里比较没有讲到的,我们现在的心理学还会强调生物性的因素,我们不可能只依靠爱来做到一切。
爱和亲子关系确实是基础,但是当你的孩子出现某些状况时我们除了必要的反思自己之外,也需要理性的思考,孩子在发展中的问题永远是多元的。
03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有很大一部分是给老师看的,我觉得我们读这本书不是只当作工具书,说实话这本书也没有给出过多的方法来,我们还是应该注重其中的理论。
我们现在的社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自杀低龄化,特别是疫情期间,低年级学生自杀的案例很多,最近一个新闻是女儿跳楼,爸爸去接,结果双双身亡。我想这都在提醒我们孩子的情绪问题。
这本书中其实也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要特别注意温尼科特的看法,就是孩子的情绪问题是有隐秘性的。
有个孩子的太婆过世了,当时这个孩子还太小,没有参加任何葬礼和纪念地环节。过了几个月,他的爷爷翻照片,问这个孩子你还记得太婆吗?孩子说记得,太婆去旅游了,不回来了。然后他一个人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他爷爷很惊讶,没有人告诉这个小孩太婆不会再活生生地出现这件事。但是这个孩子已经在他的内心完成了一系列工作,但没有一个成年人发现。
再举一个不太乐观的例子,有个孩子母亲意外过世,当时这个孩子表现不出任何的感受,以后每年到ta母亲祭日或前或后几天ta都会拉肚子发烧。
这两个例子其实都没有孩子情绪上明显的表现。
孩子的情绪往往是非常隐秘的,一般情况下,当他们身体出现没有原因的状况或者噩梦不断时,我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当然如果他们已经表现得不安和焦躁,那我们更应该及时得处理。比如我们可以轻抚他们,抱起他们,或者给他们晚上陪着他们睡觉的小毯子或者洋娃娃。
我们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安慰孩子,身体有温度的接触往往很重要。
这里我们说一下,儿童有很多种方法让自己躲进假想的世界中来回避那些现实的困难,我们称之为防御。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位太婆过世的孩子,在他的假想世界中,太婆只是去旅游了,她还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他们不会再见面了。我们从书中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事出反常必有妖。
04
最后我想再多说一些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千万不要被表象蒙蔽,我们认为的一些攻击、哪怕是犯罪,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有积极取向的。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其实有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子,这和精神分析的整个思路是有一些不同的。
温尼科特属于英国的中间学派,这个中间学派其实有点两面讨好,或者两面不讨好的意思。
弗洛伊德过世后,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扛起来传统精神分析的大旗,但是这个时候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歧其实非常之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客体关系学派。那么中间学派的意思就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含义。
不过我们通常还是认为中间学派受到客体关系学派的影响比较得大。而客体关系学派得代表人物克莱因有个经典得理论就是关于爱、恨、嫉羡的。
大家看这本书,其实这个理论经常出现。
我们讲不要被表象迷惑,主要讲的就是爱恨,一个婴儿会对一个客体,主要是妈妈又爱又恨,ta又需要表达这种恨意,ta会攻击ta身处的环境来表达这种恨意,当然ta也会在梦中或游戏中表达,我们要做的就是抱持这种行为,哪怕我们无法立马理解他的意图,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去区别自体和非自体,也就是我的感受和不是我的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可能变得攻击性十足,他们变着法的表达自己的攻击性,有些则不断压抑,如果都是健康发展,那么最终这两类孩子都会获得发展得阶段性成功,俗话说就是过犹不及。
这里有个大前提就是只要是健康的发展,温尼科特一直在强调这一点,哪怕是再大一点的孩子,如果他们犯了错,社会也应该给他们适应性的空间。
我曾听过一个专家说你看哪个小孩小时候虐待动物,长大了肯定就是反社会。
我后来参加一个酒局,我把这个专家的意见告诉了同桌的朋友,大家都喝了点酒,说话自然开放很多,有个朋友说自己小时候用开水浇过蚂蚁,另一个朋友说自己也干过同样的事,还有一个朋友说自己小时候解剖过田鸡,我确认那是真的,因为他在课间肢解田鸡的时候我就坐他斜后方,那会我们读二年级。
我记得后来这个同学积极的参加发明创造活动,小学还拿过一个小专利,他的家庭非常支持他搞一些奇怪的东西。这应该就算是社会给的适应性空间了吧。现在在某个地方负责招商引资,也算是为地方创造财富的工作。
我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孩子在外表现的种种都可以在他们内心中找到积极的面向。我们更多是要激活这些积极正面的部分。
全书解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