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7-22 07:41:58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美】斯通普夫 / 菲泽 著

邓晓芒 等 译

2019年8月第1版 (原书第9版)

第一部分 希腊哲学

1

第一批希腊哲学家(米利都学派)探索了事物的本质,虽然他们的结论缺乏科学依据(把本质定义为水、无定、气),但他们开创了对世界的本源进行思考的先例。后来的智者正是沿着这条探索的路线,发展岀现代科学。

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的研究,既是对精神和灵魂的探索,也是对世间万物形式的研究。从此以后,哲学、宗教、科学以及艺术的发展一直针对内容与形式的探索不断向前推进。

毕达哥拉斯派把数与宇宙、音乐和医学联系在一起的理念,与《易经》的体系是一致的。“万物皆数”,是东西方古老哲学的一致看法。

2

古希腊哲学家对于物质的本质和变化的解释,与中国古代的道家和五行说相类似。可见,上古的人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地方,但大家的思维方式都有相似之处。

所不同的是,西方哲学家更多地从思辨和理性的角度,来学习和探讨前人的观点。即使他们的理论都有偏颇,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探索方法,为后人打下基础并指明方向,从而形成系统的哲学思维,并发展出不断完善的科学理论。而我们一味崇古,不敢挑战前人的思想,哲学和科学只能走向末路。

3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是在强调,我们要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对世界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各种观点进行判断和审视,最终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照料。

良好生活的基础,就是对人生目标进行审视。

4

两千多年前的柏拉图提出“洞穴寓言”来警醒世人,它对后世持久适用。大多数的人仍然生活在洞穴中,一些人对着洞壁的影子唱赞歌,大放厥词,还自鸣得意。这是洞穴中的囚徒最深层次的无知-他们没有意识到他们看见的是影子。换句话说,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可悲!

柏拉图的线段隐喻指出了走出洞穴看清世界的方法。这就是通过认知,从可见世界上升到理智的世界,从而把心灵的状态从最低级的想象,上升到信念,再上升到思想,最后升华到理智。人的心灵只有到达理智状态,才能真正走出洞穴,认识到真实的存在。

5

柏拉图对五种政体由好到坏的排序是:贵族、荣誉、寡头、民主、专制。从当今世界的状况和视角来看,他对专制政体的分析非常妥切,但他低估了民主政体的优势。

柏拉图对社会阶层的划分和对哲人王的赞誉,导致了后世专制体系中暴君的产生,或者说,人性中一直都有被奴役的本性。

柏拉图对灵魂做了清晰的描述,指出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精神状态和欲望。他告诫人们用理性思维来驾驭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欲望。只有这样,灵魂才能安宁有序,达到健全与内在的和谐。

6

柏拉图出生时,苏格拉底42岁;亚里士多德出生时,柏拉图44岁。柏拉图61岁时,亚里士多德进入学园。柏拉图40岁建立学园,亚里士多德50岁建立吕克昂学园。

苏格拉底去世时柏拉图29岁,柏拉图去世时亚里士多德36岁。苏格拉底活了71岁,柏拉图活了80岁,亚里士多德活了62岁。

亚里士多德几乎重蹈苏格拉底的覆辙而被雅典审判。冥冥中似乎有某种规律主导着师徒三人的命运。

7

对于灵魂,柏拉图认为它是永恒存在的,是独立于身体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与身体密不可分,它们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但亚里士多德对于“不被推动的推动者”带有某种宗教意味,而且他也认为主动理智是不朽的东西。

由此来看,灵魂是与身体不同的方式存在着。现代的科学也不能解释人的思维和身体的关系。但至少我们应该清楚,一个健全的人除了有健康的身体外,还必须有理性的灵魂。这个理性的灵魂不但具有科学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深思熟虑。而且,即便一个人身体不健全,他也能因灵魂的强大而成为强大的人。史铁生、霍金便是这类人。

所以,照顾好自己的灵魂至关重要。投资自己就是不断使自己的灵魂变得强大。

8

柏拉图把灵魂描述为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其中,非理性的部分又分为精神和欲望。由此,柏拉图指出,只有我们的理性部分能控制住精神和欲望的部分时,人类灵魂才能安宁有序。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理论,承认灵魂是由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组成。但他做了小小的修改,他把非理性的部分分为营养的部分和欲望的部分。同样,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灵魂的理性部分应该控制非理性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幸福这一终极目的。

所以,柏拉图的关于灵魂的精神部分,变成了亚里士多德的维持生命的营养部分。这个营养部分也可以说是人做为动物的生存本能。

从这一微小的差别就可以看出,两人关于灵魂和身体的关系的不同观点:柏拉图认为灵魂独立于身体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灵魂无法脱离身体。

其实,现代的科学也无法判定哪种为真。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在沉思时,就是在按自己最高的本性行动,这时我们就能获得幸福。因此,思考哲学的智慧活动就能获得幸福,使人愉悦。

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价值做了中肯的评价。他认为,悲剧具有宣泄情绪的功能。人们在观看悲剧时,通过怜悯和恐惧来宣泄其负面的情绪,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净化。

第二部分 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哲学

1

伊壁鸠鲁的哲学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

1)哲学是灵魂的医药。观念对生活的控制作用与医药对于身体健康的作用一样大。

2)人类生活的主要目的是快乐。“快乐指的是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快乐源自冷静地推理,这种推理会寻求取舍的动机,并且排除那些导致精神纷扰的意见。”

3)一个聪明的人,是能够确定什么是他的本性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东西,而且能够轻而易举地满足这些需求,这时人的体质就处于均衡状态之中。聪明人不仅学会了消费少而且需求也少。

4)人的本性所寻求的终极的快乐是宁静(repose)—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淡泊从容。

2

斯多葛学派通过智慧去寻求幸福—对力所能及的事情加以支配,对无可奈何的事情加以接受或顺应。其中的要点是理性和控制。唯有理性,才能分辨哪些事情是不可强求的;唯有控制,才能使自己的情绪顺应自己的理性。

另外,斯多葛学派认为世界是理性的产物,对人类智慧能达到的可能性持高度乐观的态度。这一点尤为重要,只要不悲观,一切皆有可能。

伊壁鸠鲁学派寻求幸福的方法是降低欲望,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怀疑派则通过对判断的悬置,从而获得无干扰的、宁静的心理状态。一个能够在怀疑态度下保持冷静的人,才能保持平静,才能获得幸福。当代隐士熊逸就属于怀疑派。

结合这几个学派的观点,可以得出获得幸福生活的方法:持乐观的心态,保持冷静,降低欲望,努力去控制自己能驾驭的事情,顺应并接受不可控的事情。

爱比克泰德:“不要要求事情像你所希望的那样发生,而要希望它们像实际发生的那样发生,这样你就会好好过下去。”

3

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把哲学拉回到神学的世界。他的流溢理论解释了灵魂和身体的关系,并为灵魂找到了归宿,最终成为基督教的核心理念。

这种灵魂说在逻辑上是自洽的,因而很难被反驳。但这种理论会导向虚无主义。如果灵魂最终上升与太一结合,那么灵魂的意义是什么呢?

4

奥古斯丁在柏拉图和普罗提诺的哲学基础上,发展出完备的宗教哲学,从而在逻辑和理性认知上确立了信仰上帝的严密理论。他由此做出的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的区分,成为沿续至今的宗教和国家的区分依据,也为人类自身基于信仰与否的归宿做出了划分。

奥古斯丁把寻求真正的幸福,建立在超自然的上帝基础上,为后世开辟出一条非世俗的、宗教色彩的路。

5

中世纪由于宗教的垄断,哲学从属于神学,且成为神学家对上帝和信仰的论证工具。

沿用奥古斯丁的方式,神学家们企图为宗教找出理性的证明,使宗教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在这其中,不乏思想卓越和头脑清醒之人。他们的哲学思辨和独立思考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灵魂不死。

6

西方哲学家们对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柏拉图认为灵魂是被囚禁在肉体之中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肉体的形式;奥古斯丁认为灵魂是一种独立的精神实体;阿奎那认为灵魂与肉体合为一体。

“奥卡姆剃刀”的简化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为思维提供了一种简单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用在科学研究、艺术创作中,也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

第三部分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1

马基雅维利对人性看得很透,“人是忘恩负义的、反复无常的、虚伪的、胆小懦弱的、贪婪的,一旦你获得成功,他们就都完全服从于你。”

他的《君主论》就是基于对人性的认识而写出的。他的书之所以能有很大的影响力,一方面为统治者提供了极权与专制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大众认可或被迫接受了这种不道德的价值观。

人类的悲惨遭遇配得上他们的认知和人性。

2

马丁路德认为,尘世的生活不是我们最重要的考量,最重要的是我们灵魂的得救。一个统治者或最高权力者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损害人的灵魂,而只能损害到肉体和财产。

蒙田说,只有在我们获得了一种心灵的宁静时,我们才有可能感到满意。智慧就在于接受生活的本来面貌并认识到确切地认知任何事物是何等的困难。

帕斯卡相信,人的理性是不可能获得最重要的人生真理的。他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将被迫信仰上帝。并且,我们的计算至少会使我们开始走上信仰之路。

把他们的观点总结在一起,就是很好的生活箴言:接受生活的本来面貌,享受心灵的宁静和灵魂的自由,在信仰中使灵魂得救。

3

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他们为独裁和极权做了论证和支持,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人性的缺陷和自私。尽管他们的出发点是拯救世界,但他们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当今世界之所以如此复杂,也是因为有大量的人信奉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的观点,为独裁和极权者呐喊助威,从而使其不断强化,达到恶的极致。

4

莱布尼茨为自由重新下了定义。他认为,自由并不意味着有选择的权利,而是知识从混乱达到清晰。我在多大程度上知道我做我所做的事,我就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一个人的基本本性是思维,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就在于克服混乱思想而达到真观念。

5

休谟说,没有什么看起来比人的思维更加无拘无束的了。虽然我们的身体被束缚于一个星球上,我们的心灵却能够到宇宙中最遥远的地方去漫游。但是,虽然心灵看来具有这种广阔的自由,它实际上却被限制在非常狭窄的界限之内。心灵的内涵,全部都可以被归结为感官和经验所给予我们的材料,即“知觉”。心灵的知觉由印象和观念构成。

所以,要想使心灵有更为广阔的自由,我们应该拓展自己的感官内容,并增长自己的经验,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6

虽然卢梭的哲学观点很偏激,但他是一个坦诚的人,是个讲真话的人。他说自己的早年教育经历,在那里“我们得把被冠以教育之名的毫无意义的垃圾货色都学个遍”。他的这番话感同身受,完全适用于当前的我们。

他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困境,只是大家为摆脱枷锁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第四部分 近代晚期哲学

1

康德的人生经历说明,一个人不用行万里路,而只用读万卷书,也可以成为通透的人。

康德景仰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头顶的天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这两样东西,即象征为物理的世界和精神世界。我们必须同时关注这两个世界,才能获得真知和幸福。

2

两百年前,黑格尔就认识到,亚洲人对自由一无所知,只知道君主一个人能够为所欲为。两百年后,这一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中国两千年的专制统治把人对自由的想法磨灭殆尽,并且养成了受奴役的思维模式。

叔本华对生命的认识虽然悲观,但不无道理。他说,生命“为了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而耗尽了我们的全部力量。“生命是一场交易,它的收益远远抵不上损耗。” 所谓的幸福,只不过是人的痛苦的暂时间歇。

基于这样的悲观认识,叔本华给出了摆脱困境与痛苦的方法:伦理和美学,即用伦理和道德来约束欲望,用美学来转移注意力。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在艺术的审美中,摆脱生命的悲剧。

3

密尔认为,政府是在我们的行为损害到别人的时候,而不是我们的行为仅仅损害我们自己的时候,才有权制止我们。

那些在公园的湖边设置篱笆、在草地边设障碍的人,做着损害我们自由的事,让人深恶痛绝。

密尔说:“当一个不满足的人要胜于当一头满足的猪;宁当不满足的苏格拉底,也不当心满意足的傻瓜”。幸福和快乐是有层次的,智性和想象力的快乐比单纯的感官快乐价值更高。

4

克尔凯郭尔认为,在人群中只会消解我们的自我,从而毁坏我们的本性,真正的出路是把自己与上帝联系起来。生命历程经历三个阶段:感性、伦理、宗教。最终,只有信仰才能使自己达到最高阶段。我们只有做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才能证实自己的存在。

5

马克思和尼采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有个共同特点,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没有影响,但在二十世纪却爆发,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并且,他们都是反差很大的人,他们的思想与他们的生活存在尖锐的对照。

马克思构造自己的理论框架,试图解释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并提供解决方案。

尼采认为,构造体系是不诚实的行为。他预言,强权政治和血腥战争注定要发生。

尼采认为,美学是宗教的替代品。美学的价值源于人类本性中混沌和秩序两个原则的混合。

第五部分 20世纪和当代哲学

1

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斯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当我们积极主动地相信那些不能被理性证明的东西时,我们常会得到真正的好处。非理性的积极主动的信念,甚至能使一些事情发生。

这就是信仰或信念的作用和力量。当我们怀着必胜的信念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内在的潜力也被激发出来,从而获得成功。

2

柏格森把认识事物的方式分为科学的分析和直觉发现。他更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因为直觉思维是对生命动态的感知,“是由我们的心灵所抓拍的留影”。

柏格森强调“在绵延中思考”,这是一种动态的思维模式,与《易经》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生命是一个过程,柏格森把生命比作一个一圈圈不断缠绕起来的线团,“我们的过去跟随着我们。它一路不断地吸收当下的东西而膨胀起来;而意识就意味着记忆。”

3

当代的分析哲学很无趣,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来澄清概念。分析的工具是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这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有相似之处,但他们更多地是走向了细微的语言表述并验证其精确性。

这些哲学家们有两位引人注目:一为罗素,他的长寿与个人浪漫史给哲学增添了诱人的色彩;二为维特根斯坦,他的独特经历和思想转变使哲学有种神秘感。

4

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本身成为我们焦虑的一个因素。在非本真的生存中,我们一直在试图掩盖有限性和暂时性这一事实。

我们每个人都在走向死亡,时间或长或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意义的事,使自己的暂时性得到延伸和扩展,是我们最应该思考和关心的事,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5

二十世纪的哲学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对现实世界产生迷惘和困惑,于是对自身的存在与现实进行思考,力图寻找哲学的答案。这一思潮一直延续到现在。

马塞尔认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主张通过信仰来解决问题,从而皈依了天主教。

萨特说:“虚无,像一条蠕虫一样盘绕在存在的中心。”这与佛学的“空"有相似之处。

梅洛庞蒂认为,所谓普遍的政治价值观念,是由那些本身并未参与创立那些统治制度的人强加给我们的;这些价值并不是一种福音,而是代表了一种严重的压迫手段。所谓普遍价值,无一例外地变成了偏向特殊群体的利益的东西。

6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哲学只是停留在强调逻辑和语言分析,以及解读古希腊哲学的本体论上。前者的代表是英美哲学家,后者的代表是欧陆哲学家。由此,哲学从精英者的创新、创造转变成了大众对细枝末叶的修正和解释。

期望从这些哲学思想中找到明确的终极答案的想法,注定是要失望的。甚至,连对人生问题的启发都很难发现。

哲学留给我们的只是前人的观点和当代人的解读。

罗蒂说,我们所发现的不是永恒固定的实在的结构,而是我们由于“机缘”的不断出现而到处遭遇到的“偶然性”。

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在机缘和偶然性中发展变化。既然人的心灵仍处于不可知的领域,我们应该积极地探索和发现,然后在机缘巧合中使其得到归宿。

尼采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除了通过写他自己的语言和描述他自己的目标来赋予他自己的生活以意义外,别无选择。

7

匡宏在译者跋中引用疆村居士在《宋词三百首》序中的一句话,“能循涂蹈辙于三百首之内,方能取精用闳于三百首之外”,建议认真地、心平气和地去阐释和理解别人的不同见解,才能理解和升华自己的成见,才能在循涂蹈辙、取精用闳中渐渐找到“真我”。

这的确是真知灼见,十分难得。做学问应如此,做事应如此,做人更应如此。

后记:

这本书以通史的方式,介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对各个时期重要的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进行了梳理,框架非常清晰,深入浅出,语言流畅,是哲学入门的经典读物。

我用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读完这本书,读得很慢,有的地方还要停下来仔细思考。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人类智慧的博大精深和个人的渺小浅薄,对于人类历史和现状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慨,人类对于宇宙、自然、上帝和灵魂的探索,从古到今从未停歇,也无止境。正是这种探索与努力,人类获得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阅读哲学,就是和智者进行对话,和人类智慧进行思想碰撞;阅读哲学史,就是在参观智者的展厅,品尝智者的精神盛宴。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交锋中,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考更加深邃;眼界更为开阔,内心也更为强大;同时,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获得精神世界的平和、宁静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