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柏拉图《克拉底鲁篇》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7-21 08:21:3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柏拉图《克拉底鲁篇》读书笔记
 

以下主要内容参考了译者的导读。

苏格拉底:一方面赞同克拉底鲁,认为名词在本质上与对象有一种必然性的联结;另一方面部分认同赫默给内斯的主张,认为名词具有约定俗成的层面,在对克拉底鲁的反驳中最终使其承认名词的使用有共同认定的意义。因此,苏格拉底对“名词合乎事物本性”的承认是基于限制的,同样也用这一观点反对只强调“语用”的观点。

实际上对应了现代语言哲学中的语言自然论和语言约定论。

赫默给内斯:认为名词没有合乎本性的正确性,命名乃是参与言说者之间互相约定的,约定可以任意变更,即可获得一种新的名词正确性。除了约定的名词正确性之外没有其它的正确性,否认名词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

赫默给内斯的两个理由:

1.同一事物往往可以有很多名词,并且具有时效性。名词可以互换是基于习俗和约定。

2.每一个城邦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命名,基于习俗和约定。

克拉底鲁的四个理由:

1.不可能有假的名词,若名词为假只会是无意义的声音,这些声音不能指涉任何事物。

2.名词中的音改变,不再指涉原来的事物,而是指涉其它事物。

3.谁了解名词,也就了解名词所对应的事物,因为事物是依据此事物的本质或本性而设立的。

4.谁确实知道名词,则是智者;否则,正确的名词并不存在。

苏格拉底对赫默给内斯的回应:

1.语句有真假,则名词作为语句的一部分,也有真假。真的语句的部分是真,那么假的语句的部分是假。(亚里士多德《解释篇》:名词若不与动词结合则无所谓真假)

2.赫默给内斯的立论基础建立于“人是万物的尺度”上,苏格拉底揭示出来这一点,对方本身也反对普罗塔戈拉。

3.对普罗塔戈拉的驳斥,万物有其不变动的本质。

苏格拉底的反驳环节:1.诉诸永恒存在;2.技艺类比:3.理念论/相论:自然事物有理念-人造物有理念-认识理念的人有设立法律者(命名者)和辩证论者(Dialektikos)两类,后者监督名词的创造是否合于命名对象的本性,因而他必然知道事物的理念。4.梦的譬喻;5.在认识中理念不能变动;6.字源学方法。7.合乎本性与反乎本性;8.字母不可分,有其固定的意义指涉方式,指涉万物的变动。

正文中的一些内容:

命名本身是一种行为(387c-d)

名词是教导以及分别事物本质的工具(388c)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命名者,而是由某个专门命名者,他是人之中最少有的工匠。教师等人使用名词的工具时,工具乃设立法律者所有。(388d-389a)

设立法律者必须知道名词的理念,才能够用声音和音节来创立名词。只要是依据名词的理念并且找到合适的对应,无论外邦还是本邦的都可以做的一样好。(按:哪怕采取了经验意义上不同的命名,但这些只是“可变”层面上的,只要真正找到合适的对应就好。)(390a)

语言的使用者是对命名者的监督者,判断其命名工作的好坏。使用者中知道如何发问的人(即“辩证论者”)最善于监督设定法律者的工作。

关于较高等的生命,苏格拉底认为“或许它们之中有一些是藉由神的力量而非由人的力量而设立的。”(397c)

讨论美丑的语词,特别是指出美与理智的根本关系。(416a-417a)

克拉底鲁和赫默给内斯的主张事实上导向同样的结果:“所有名词都为真。”

克拉底鲁:所有名词都有合乎本性的正确性,名词为有意义的声音(sinnhafte Stimmung),无意义的声音不指涉任何对象,名词的音改变后,指涉对象也有改变。因此名词一方面有合乎其描述对象的本性之正确性,此正确性不出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约定,另一方面并不出现假的名词,名词作为有意义的声音必然言有所指。故只要人们讲话,不是发出无意义声音,说出来的就必定是真话。

苏格拉底对克拉底鲁的反驳:

1.名词的错误使用。克拉底鲁不承认名词错误的可能性,只承认语音的改变导致指涉对象的改变;苏格拉底则认为存在用“克拉底鲁”来指称“苏格拉底”这个人这样的使用错误(这显然不是只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声音)。

2.对语言的“本性”的进一步解释。名词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好像绘画与所画的东西之间的“模仿”关系,模仿之间存在着好坏差异;仿制品和原型之间必然存在质的差异,名词对对象的模仿不完全,不可能有“数学一样的精确性”。

3.关于通过了解名词来了解事物:苏格拉底认为,名词表达事物本质的机能十分有限。

一些文本记录:

应当承认名词中有一些好的,一些不好的,不必要求其中有事物所有的一切。(432e)

名词的设立方式与学习名词的方式是否相同?苏格拉底:名词是一种教导工具——克拉底鲁:谁了解名词,谁就了解事物——(预设前提)名词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可以用名词的教导而获取——寻找和发现是同一方式(436a)

名词能够指涉静止,如同其能指涉变动。

原始名词以其知而设立(438a)——克:某个大于人的力量为事物设立原始名词(438c)——反驳:无法有效解释差异。

最终以重新审视赫拉克利特做结。

感想:按照苏格拉底的这个标准,我们可以延伸讨论对语言的“拯救”:日常生活中有大量陈腐、重复、强制并且具有欺骗性的表述(海德格尔称之为“闲言”,顾城说要把变脏的汉语捞出来洗一洗),这些公共性语词支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于扭曲着人的心智,并阻挡着人的自我教化,封闭了提振之路。我们并不是说,与公共对应的私人性立场就一定是好的(这样就掉进柏拉图更反对的立场中了),而是说并非所有公共性都是“好的公共性”。在“绝对必然性”面前,不断重复扩散、出现在文件和标语上的语句——乃至在网络上构成了某些“流行意见”的语词(如“恋爱脑”)虽然是公共性,但这些事实上都是相对必然性,面对个体的真切体验,它们造成的是遮蔽。对公共语词的逃避可能会造成对它的威权的承认,但对它的反讽式使用则或可夺回被挤占的真相。绝对必然性通过对有限的公共性语词的反讽而将自身启示为“具体的普遍者”,落实到个体视角,就是个体在被挤压的生存空间中同时扮演了命名者与监督者,其作为监督者的权力在于:揭示出堕落的公共性语词的命名者并没有依据理念——与个体真实生命契合——来对作用于个体空间的语词进行命名,或是命名中不当地扩张(就公共而言)或缩小(就个体而言)了语词与“自然本性”的对应的事实;其作为命名者的权力在于:通过对被给予的公共语词的再创造,在夺回对个体真切生命的理念的言说权的同时,证明自己比原本的命名者更知晓切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