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西游记》读书笔记2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4-29 06:30:35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西游记》读书笔记

天气回暖,但是房间依旧阴冷。时间正好在凌晨十二点,还不困,那就梳理一下读书笔记。
看西游的动力,源自对四大名著三缺一的执念,不能说有所缺憾,倒可说小学标准的读书清单得以达标。没错的,我依然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在求知的路上调皮捣蛋,哦对了,更确切的讲,像该死的弼马温一样。
电视剧大家都看过,但是书可不一定都读过,如果耐得住心性,一定要把原著原汁原味的读一读,悟空不再是你认识的那个悟空,唐僧也不是你想的那个唐僧。
电视剧拍的略带喜剧色彩,不见血腥。我读的时候也是知道取经会成功这个结果,所以并不担心他们的安全,但是,如果中途某个英雄死了,这样的西游记可能就像权游一样跌宕了。所以,我可能会让我的小孩,先读原著再看电视,让她先入原著的主。我之所以说整理笔记,是因为看到某处有想法的时候,就随手记录了下来,所以接下来的思路会比较跳跃,言归正传,来说一说我的几点感受。
1.金箍棒在海底只有两丈余长,是大禹治水时用来测江湖深浅的一个定子。拿起之后,并不影响龙宫的波浪稳固。电视上演的虾兵蟹将东倒西歪,是与原著不符的。而且龙宫也是隔水的,有一回唐僧被抓到水底后被救活,可想而知,龙宫是水里的安全屋。
2.悟空闲游四方二十多年,到处寻访方士仙人,学习也是蛮刻苦的,并不是我以为的一路掰一路丢苞谷的猴。包括在取经路上,动不动就古人云这云那,依我看还是读过不少书的。而且在取经路上,每当唐僧说,徒弟啊,还有多远的时候,行者就揶揄唐僧,师父又忘了心经了?师傅说,怎么会?行者说,心经说,XXXX(我记不住),你怎能抱怨路途远?怼的唐僧哑口无言。相似的对话出现过好几次。哦对了,又想到一点,悟空可能是唯一一个知道取经必定成功的人。悟空只有一次被骗,以为唐僧已死,很多时候,悟空揣着明白装糊涂,明知师父该有此劫,他也就任由师父受点苦,然后再回来解决问题。在斩妖除魔的路上跑前跑后,很多人也说,取经,其实是行者一个人的修行。
3.道佛体系其实没搞清楚。观音和徒弟变身疥癞游僧,吓得当地土地都过来拜见。观音这种级别的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马云到京东去参观库房,京东仓库保管员也有点发怵?
4.舌尖舔眼说的是唐僧刚做和尚时去认亲。他的母亲让他先去找婆婆。那张氏已双目失明,叫化度日。唐僧用舌尖与婆婆舔眼,片刻之间,双眼恢复如初。这里与“舜子拭其父泪,与舌舔之,双目即明”皆是孝行感动天地的描写。而后唐僧与外祖、母亲三人江边祭奠先父,活剜仇人刘洪的心肝,情形惨烈。可见未取经前的唐僧一样有仇必报,并非慈悲为怀。
5.魏征不仅仅是明相,还在神职体系中有编制,能够在梦中斩泾河老龙,还可以给阴曹地府的判官写信,反正是挺玄乎。写信把唐太宗从阴间救回,才请高僧做法事度亡魂。期间还有臣子不建议让太宗推佛的辩论,经过纠缠,做法事期间观音又降临法场,说你们这经格局太小了,西方有更牛逼的三藏经书,取回来传诵,才能真正让太宗积阴德。于是,这才有了唐三藏的由来。前些天路过不夜城,玄奘还在那屹立,突然想到一个笑话,说法师在广场上风吹日晒,有时候冻得直流鼻涕,行者却在大悦城待着吹空调,待遇不公。以前看周星驰《大话西游》感觉唐僧絮絮叨叨,电视剧中话并不多,不是被捉,就是在被捉的路上。而原著中,唐僧实打实是个话痨。徒弟啊,我饿啦咋弄啊,徒弟啊,我们哪里睡觉啊,诸如此类等等,十足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包括周星驰拍的西游,猪刚鬣并不如电视剧那般可爱,而是正儿八经的恶猪一头,鼻子堪比金刚钻,多次使用鼻子拱地开路,披荆斩棘,打输了也用鼻子拱地躲起来。他的九齿钉耙是破门利器,动不动就把妖怪的大门筑个大洞。注意,钉耙的动词是筑,八戒为了抢功劳也筑死不少战败的妖怪。我们经常看行者穿着虎皮裙,这虎皮裙也是有来头的,悟空刚被收之后,就遇到斑斓猛虎拦路,大圣略施小计就收拾了老虎,然后把虎皮剥下来,做成个裙子披在屁股上。其实孙悟空的身高不足四尺,约合1.3米,猪八戒长个黑猪头,沙和尚也是赤发獠牙,电视剧真把这几个徒弟美化了不少。
6.小说里面也遍布乡野俚语,比如“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包括唐僧也屡爆粗口,大骂徒弟,并没有那么风雅,总之,很接地气很真实。同样,猪八戒背媳妇的这个情节,我没有在原书中找到,系导演编撰的,为了确认我还去网上查了一遍,这个属实是导演加上的内容。
7.说说对他们的看法,其实呆子一点都不呆,还时不时把猴子当枪使。八戒想吃人参果,想背着沙僧,同时煽风点火,还是行者比较仗义,才有打翻人参果的剧集。有时候想我是不是对猪八戒的成见太深了,还是我嫉恶如仇,看不上这种人,但是这种人又普遍存在,有时候还发育的很好。包括悟空想用八戒,还得用心眼。前期唐僧很袒护八戒,二徒弟经常给师傅上大徒弟的眼药,导致行者经常出力不讨好。直到后期,有一次八戒揶揄行者,唐僧对八戒破口大骂,才维护了大师兄的尊严,我感觉那会行者才开始成为唐僧信任的人。
8.有一回是碰到金银角大王,银角大王都已经被孙悟空吸入葫芦化成浓水,结果靠山来了,又把脓水变成人,同时这金角大王还有芭蕉扇。解难后,靠山还说这都是观音的安排,测试取经的诚心。实则唐僧还有各路功曹暗中保护,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至于演给谁看,我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但是那些被吃的百姓怎么算,这是我关心的,因为我就是百姓之一。还有那个灵感大王吃了多年童男童女,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被吃了?再有,虎力大仙鹿力大仙死了,风雨不顺怎么办?这几个修成人形的妖怪,好像除了觊觎王位,对最底层人并没多大伤害?而师徒四人在某些情况下,像不像搅屎棍,把人家的规矩打破,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9.整个路上只有孙悟空一个人看得透,上面已经提过,其他人看不透,还真是个麻烦事,演戏也挺累。人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情,取经路上行者说了这地方不能呆,但是其余几人非要呆,那只能让他们去碰碰壁,然后再回头吧,人在曲中,行者也不得不如此吧。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行者,劝别人劝不动,就不要劝了,他该有此劫。
10.红孩儿因为拜过孙悟空假扮的牛魔王,叫了一声爸爸,结果因为悟空的羞辱就放了一马,认输,可见明朝时期纲常伦理之束缚,现在社会到处是爸爸,我倒有点宽怀。
11.师徒四人人心也不是很齐,如画地为圈的那一回,行者出去化斋,猪八戒就扇阴风,怂恿唐僧出圈,结果又遇到一劫。有一回行者久久未归,只有唐僧倒地翻滚悲啼,沙僧已然在八戒的撺掇之下分起了行李,可见四人的思想并不统一。唐僧是不是在女儿国有动摇,这个书上我是没读出来,行者是一心想把唐僧送到西天,因为这样才能解开紧箍咒,包括红孩儿这样的妖怪,都是先诈降,实在不得已,才找观音上了法器,方才把红孩儿收为善财童子。同样那个大象怪,骗行者从肚中出来,在三弟的指使下,准备趁行者出来之际咬死他,行者长了个心眼,用金箍棒撑住,结果碎了妖怪的门牙。可见礼崩乐坏,信义全无。
12.唐僧有自下而上扫塔这一情节,我曾经听有的教授对这段解读颇多,如“起点低,当下净,回头脏,平常道”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呢,真有那么深的含义吗?这事情就见仁见智了。就跟鲁迅的两个枣树一样,到底作者怎么想,不得而知,重要的是,你怎么看?
13.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打妖怪也是积分制的,每次打死的妖怪都要拿回证物,打不死有后台的妖怪,都要把妖怪的主人拉过去露个面证明一下,因为唐僧经常会说,这次劫难行者立了头功。八戒就在旁边羡慕嫉妒恨,有时候八戒也会趁机抢功劳,上面已经说过,但是最后论功的时候,只有唐僧和行者成佛,八戒当着如来的面嘟囔为啥他们都是佛,而我是净坛使者,如来说,这岗位实惠,那些献祭到时候都得你来处理,这样才把猪八戒安抚住。其实整个过程挺血腥的,一会是肉饼脓水,一会是肉酱肉泥,现在想想,这难道不是杀生么?这块不知何解,还得请高手点拨。到灵山的最后,师徒四人坐上无底船渡河,有一具尸体从船上滑落,这块看了别人的评论才知道,那个尸体就是唐僧的肉身,所谓脱胎换骨,羽化成仙,就是这个意思。再回到长安时候,唐僧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可见已经修成正果,书上说的就是,身轻体健。但是真实的历史,玄奘在太宗去世后,受到玄宗的猜忌,时刻被监视,最后不得已,主动申请去边远的西华寺当小僧,不慎摔了一跤,郁郁而终。
14.遇到六耳猕猴的时候,悟空苦斗不过,有高人点拨说:佛法无边。就不再说下去。怕影响了神仙之间的人情世故。悟空自己悟出来,此时该找佛的老大如来了。如来比玉帝管的要宽,我个人认为,宗教知未来过去,拿捏了人对过去的懊恼和悔恨,对未来的未知和恐慌,才得以生存。何止佛法无边?苦海也无边也~
其实读下来,并没有什么茅塞顿开的感觉。我又接着看了看别人的评论,总结我的看法如下:小说如果仅仅只是故事的话,可能就把它看简单了。我就谈一点,这些妖怪皆是拟人写法。妖怪也有哥们朋友,奶奶祖宗,抓的唐僧就要去请长辈共享唐僧肉,像不像我们?师徒四人心思各异,像不像我们的团队?天庭众神连猴子拿不住,但是人情世故拿捏的很好,像不像我们的社会?二郎神是天神的异类,具体描述记不清,但是也享受地上香火的祭祀。这家伙像不像我们中的某些人?到灵神取真经,没有给小费,就给无字经,唐僧无奈把紫金钵送给阿傩,阿傩被各罗汉菩萨羞红脸面也不撒手放开贿赂,如来当初讲经也嫌当初讲经给的黄金少了觉得自己总结的知识贱卖,像不像一些人?还有一句话就是,如此圣洁的佛,都想要回报,更别提众生了。佛家圣地传经,还要行贿索贿,更别提现实生活了。明代写出这样的小说,描述这样的社会形态,一则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二则作者不能像金瓶梅一样说的那么明白,就想出用魔幻小说,调侃讽刺现实社会吧!至于有的人研究孙悟空的原型,也可能确有其人,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深究。
写的够多了,我就不夹杂自己的近况了。我截了很多我觉得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文字,放在最后,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只能上传20张,有兴趣的还是找我索要吧)
总结一下,也不敢妄评:西游记,可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