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献给土地和岁月的书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4-21 08:14:26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最近在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颇有感慨。

路遥在此书扉页上写到“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得土地和岁月”,由此可见,这虽是一部小说,但却满含作者真实的生活痕迹。

那是一个非常艰苦的年代,经济物质都很缺乏,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又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许多方面都处在一种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但即便如此,那个年代的人却显得生命力更加坚韧顽强,充满斗志。

那个年代的人,似乎更有责任和担当。

读第一本的时候,心中最意难平的就是孙少安和田润叶这两人。

孙少安和田润叶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小学和高小(在过去,小学一至四年级称为小学,五至六年级称为高小)都是同桌,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只是因为家境的不同,孙少安家比较贫穷,而田润叶家相对富裕,所以田润叶得以顺利升入中学,而孙少安只能回到村里成为一名地道的农民。

即使在全县升初中考试中,孙少安名列第三名,他也不得不放弃学业,他对父亲说:“爸爸,我回来劳动呀。我已经上到了高小,这也不容易了,多少算有了点文化……我回来,咱们两个人劳动,一定要把少平和兰香的书供成。”(少平和兰香是少安的弟弟妹妹)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孙少安与田润叶开始走远了。

书中写到:“当润叶坐着汽车离开村子的时候,他一个人偷偷地躲在公路上面的土圪崂里,泪流满面地看着她出了村。别了,我童年的朋友!我们将各走各的路了,我会永远记着我们过去的一切……”

后来润叶在县上的小学做了一名教师,而少安也凭实力在双水村当上了生产队队长。就这样,他们过着各自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润叶约见少安,临走递给他一封信,里面写到:

少安哥:

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

                                           润叶

少安看到内容后,一下子惊呆了。当他反应过来时,曾站在公路边上幸福的哭了起来。可是当幸福的激流过去后,他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一切简单而又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之后少安多次拒绝了润叶的见面,既不给回复,也避而不见。

刚开始,我很不能理解孙少安的行为,甚至觉得他真“渣”。是不喜欢吗?如果不喜欢,可以直接回绝,如果心里没有一丝对润叶的感情,可以毫无顾虑地拒绝。但似乎他又不是不喜欢,他应该是喜欢润叶的,可又为什么避而不见?我不明白,但我隐约能感受到孙少安内心的那种无奈。

慢慢地我似乎也能懂得孙少安了,他的不回复、不见面是因为他的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感。

他心里并非没有润叶,润叶是他心里的白月光,但他清楚地明白,他和润叶不可能在一起。

首先是家庭经济方面的难处,“旁的先不说,连个住的地方也没有……”。再者,润叶在县城做教师,是公家人,吃公家饭;而他少安是个“满身臭汗的泥腿把子”,如何相配啊?最后就是润叶的父亲,润叶的父亲为了阻止他们在一起,不惜举报少安的生产队多划猪饲料地,导致少安被当众批判。

也正是润叶父亲的这一行为,再次铁证了他和润叶之间不可能。他之所以不见面也不回复,是因为他清楚的明白:他和润叶不可能结合,他更不愿意当润叶的面说出那个“不”字,以此伤他亲爱的润叶的心,而使自己也心碎。

之后,少安听取了父母的建议,去到山西柳林寻找那个不要彩礼的姑娘。尽管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和润叶结合的可能性,但一想到马上要去找另一个女人的时候,他就无比痛苦的想到了润叶。书中写到“他伤心地认识到,他是多么的热爱和留恋他。……他站在山顶上,望着县城的方向,两只手抓着自己的胸口。他面对黄昏中连绵不断的群山,热泪在脸颊上刷刷地流淌着。原谅我吧,润叶!我将要远足他乡,去寻找一个陌生的姑娘。别了,我亲爱的人……”

那个年代,对于爱情,真的有许多无奈。书中写到“生活的大刀是多么无情,它要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对每一个人的命运进行剪裁!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

孙少安,这个人让我最佩服的地方就是他对于爱情的三观!在现实面前,他很理性,他反复审视他和润叶之间的关系,他清楚地知道,无论从什么方面看,他们都不可能结合,当明白这一点后,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纠缠;即使心里无比留恋润叶,他也没有任何暧昧不清的行为。

他非常有担当和责任心,他不愿意润叶和他在一起受苦,他也没有因为爱情失利而一蹶不振。在郁郁寡欢的那些日子里,依然扛起家庭重担,并充满着希望。他有重新来过的决心。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要让自己的家在他手上过得富足起来,不再是一滩烂包。

从孙少安身上,我看到一个铮铮铁汉的形象,敢作敢当,亦能屈能伸!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虽说有诸多无奈。但人们所具备的坚韧品质,那是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斗志。

由于各种原因,看书进度很慢,只能偶尔有空的时候,才能静下心来看看。
最近看完了这部小说,读的过程中,思绪、情感也随之起伏不定。
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平凡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经历着各种看似不平凡却又不能再平凡的事。
生活啊生活,人们总是对你满怀热情,却又不得不面对你所带来的每一个艰难困境。困境过后,又重拾对你的满满期待。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此起彼伏才是你的本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过此书,也看过改编的电视剧版本。只想说,原著更趋于现实化,而改编的电视剧更趋于理想化。我本人更倾向于原著的现实化。

现实就是现实,哪有那么多投机取巧和痴心妄想?它可以掺杂着人心目中所希冀的理想,但绝不会完全按照人所期盼的去发展。现实都有残酷的一面!残酷到,我们只能面对,只能接受,只能眼看着败落而束手无策,什么都做不了,无法改变。
我不认为理想主义有多好。当然,适当的理想主义可能帮助我们不那么自卑,但过度的理想主义,只会让我们无法面对现实。无法面对现实,就无法真正地生活,因为人活着就是要面对很多不愿意面对的事,这或许就是每个人都要亲身经历的平凡人生。
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故事情节:(可接续公众号 此书读后感一)
原著中,孙少安没有回复润叶的信,而是接受了“他们不可能在一起”的现实,娶了门当户对的山西姑娘秀莲。婚礼当天,润叶没有出席,借由父亲给这对新人送了一份贵重礼物。
电视剧中,婚礼当天,润叶着一身红装,借着闹洞房,试图和秀莲争抢少安,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因为她心中还幻想着少安会勇敢地选择自己。然而少安还是选择接受现实。
无疑,路遥的原著与现实更贴近!
以润叶的人物性格,她一定不会出席少安的婚礼!因为她没有勇气面对这种命运的安排,更不要说闹婚礼了。她只会默默无声地承受她所不愿意承受的这一切。同时,善良的润叶,也不愿意做出任何伤害少安的事来,所以为他的婚礼准备了一份厚礼。
我理解润叶的“无能为力”,更加理解爱情在门不当户不对的时候,当事人双方的无奈和向命运的妥协。
我也理解润叶在与李向前的婚姻里所作出的反抗,那是一种向命运无声的反抗。但是,当善良的润叶接受了自己的丈夫向前时,我又为她感到欣慰。她善良、温柔、善解人意,所以当向前身处绝望之时,她愿意用自己的心来温暖丈夫的心。这女人的心呐,终究还是柔软的!

我曾鄙夷过郝红梅,因为在她与顾养民的恋爱关系里,夹杂着她的个人私利:利用这段恋爱乃至婚姻关系,突破政治环境给自身家庭禁锢的枷锁。即便他们可能也真心相爱。
刚开始,我以为她会“得逞”,会在适龄后和顾养民结婚,并且幸福地生活下去。但结果并非如此。一个是顶着地主后代身份而抬不起头的贫穷姑娘,一个是富二代阔少爷,即使没有家人的阻拦,也少不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悬殊。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一个人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在爱情的基础上,有一些适当的个人私利之心,无可厚非。因为,或许,他的生活实在太苦了,苦到让他只想早点解脱。
红梅与养民分手后,她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且深爱她的丈夫。然而孩子刚满月,生活的悲剧又一次临到她:她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永远离开了人世间。
一个带着年幼孩子的寡妇,失去了丈夫的庇护,于是,那些流氓单身汉对她虎视眈眈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难道她不痛苦吗?难道她没有绝望过吗?这苦难的生活已经压得她无力翻身!但我们不能低估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了孩子,她可以承受生活所有的重担和压力。
不得不承认,田家的姐弟俩都是非常善良的!他们内心的善良从来不会因为环境而改变:田润叶可以重新接受断掉双腿的丈夫;而田润生也是真正打心底想要照顾好红梅和她的孩子,给他们一个实实在在的庇护。
对红梅而言,润生就是她那灰暗生活里重新燃起的火焰。谁又能想到,当初在同一年级里,两个几乎没说过话的人,最后却结合在一起了。所以,生活啊生活,你真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

人呐,你总以为遍地鲜花的生活才是生活,很少明白一地鸡毛也是它的组成部分。学会接受现实,接受人生道路的一切平坦和坎坷。不要总是异想天开,因为我们都是这平凡世界里最平凡的个体。
我们都熟知的《安徒生童话》,它歌颂美妙的爱情、纯洁的品德;它突显人性的真善美。让我们不由地感慨:童话世界真是美好,令人向往!
但我们却不知道《安徒生童话》的创作背景:社会动荡且黑暗,人性堕落和败坏。现实背景与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有着天壤之别。或许,正是在这种大环境里,人们才如此向往童话般的美好生活。
生活终究还是在现实中!它需要人的勇气和豁达。
我们可效法古人,学习苏轼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情怀,亦可追求杜甫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爱精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道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