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目前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变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未来简史》选录共读
(一)
生命科学戳破了自由主义的想法,认为所谓的“自由个人”也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只是生化算法的组合。每时每刻,大脑的生化机制都会创造体验,但一闪即逝,接着就是更多体验闪现、消失、闪现、消失,彼此快速相连。这些瞬间的体验并不会累积成永续的本质。在这一片混乱中,叙事自我试着找出秩序,于是编织出一则永不完结的故事,让每项体验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多少有些长久的意义。只不过,虽然这让一切合理且诱人,却仍然只是虚构的故事。中世纪的十字军相信是上帝和天堂让他们的生命有意义,现代自由主义者则认为是个人自由选择让生活有意义。但无论如何,都一样是妄想。
(二)
实验告诉我们,人体内至少有两种自我:体验自我(experiencingself)及叙事自我(narratingself)。体验自我是我们每时每刻的意识。所以对于体验自我来说,显然“长”实验比较糟。你得先忍受14℃的水温达60秒,这已经很难受了,而且“短”实验受的苦,在这里一点也少不了,但接着你得再忍受另外30秒15℃的水温。虽然情况勉强好一点,但绝对不愉快。对于体验自我来说,在一个非常不愉快的体验后,再加上另一个仍然不愉快的体验,并不会让整件事变得愉快一些。
(三)
宗教是一份契约,而灵性是一个旅程。宗教要巩固世俗秩序,但灵性要逃离世俗秩序。通常,灵性的流浪者最重要的义务之一,就是挑战各大宗教的信仰和惯例。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灵性之旅总是以悲剧收场,因为这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只适合个人,而不适合整个社会。人类要合作,就不能只有问题,而是需要有坚定的答案。
(四)
宗教故事几乎总是包括三部分1.伦理判断,例如,“人命神圣”。2.事实声明,例如“人命始于受孕那一刻”。3.伦理判断与事实声明相结合,给出具体的指示,例如“就算受孕才一天,也不得堕胎”。对于宗教的伦理判断,科学无法加以反驳或证实;但对于宗教的事实声明,科学家就大有意见了。宗教最在乎的其实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机构;而科学最在乎的则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征伐作战、生产食物。就个人而言,科学家和神职人员可能很在意真理;但就整体而言,科学和宗教对真理的喜好远不及秩序和力量。对于真理毫不妥协的追求,其实是一次灵性之旅。
(五)
根据人文主义的观点,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而且不仅是自己的意义,更是整个宇宙的意义。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训诫: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感觉对了,就做吧/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教导学生要自己思考/选民能做出做好的选择/顾客永远是对的。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体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各式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现代性的阴和阳,就是理性和感性,实验室和博物馆。人文主义三个派别:自由人文主义(正统)、社会人文主义(集体大于个体)、进化人文主义。
(六)
现代人类已经患上“错过恐惧症”,总在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虽然手中的选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选了之后又很难全心全意对待。现在及未来三个最重要的命题1.科学正逐渐聚合于一格无所不包的教条,也就是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进行数据处理。2.智能正与意识脱钩。3.无意识但具备高度智能的算法,可能很快就会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七)
正是人文主义,让人类摆脱了人生无意义、存在没依据的困境。……传统认为,是伟大的宇宙计划为人类生活带来意义,但人文主义让角色逆转,认为是人类体验为宇宙赋予意义。因此,现代性推动的主要宗教革命并不是对神失去信心,而是对人类有了信心。
(八)
人文主义宗教崇拜人性,推崇人类必须从自己的内在体验找出意义,而且不仅是自己的意义,更是整个宇宙的意义。人类自己就是意义的本源,因此自由意志也是最高的权威。我们不需要等着某个外在的实体说三道四,而能够用自己的感觉和欲望来判断。中世纪的欧洲,知识=经文*逻辑;科学革命,知识=实证数据*数学;人文主义下,知识=体验*敏感性。如果想知道任何道德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连接到自己内心的体验,并以最大的敏感性来观察他们。在实践中,这代表着追求知识的方法要靠多年的体验累积,并锻炼敏感性,好让我们正确理解这些体验。体验是一种主观现象,包括知觉、情绪及想法。敏感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第二,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重点是要对新的体验持开放态度,允许新的体验改变自己的观点、行为甚至个性。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经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各式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19世纪初,冯洪堡曾说,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这正可作为人文主义的座右铭。
(九)
事实上,科学或宗教都不那么在乎真理,因此两者十分容易妥协、共存甚至合作。宗教最在乎的其实是秩序,宗教的目的就是创造和维持社会结构;而科学最在乎的则是力量,科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得到力量,以治疗疾病、征伐作战、生产食物。就个人而言,科学家和神职人员可能很在意真理;但就整体而言,科学和宗教对真理的喜好远不及秩序和力量。因此,两者一拍即合。对于现代历史更准确的一种看法,其实是科学与特定宗教(也就是人文主义)达成协议的过程。
(十)
但我们忘了世界是由一连串的意外事件所创造的,历史不仅塑造了我们的科技、政治和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恐惧和梦想。“过去"从祖先的坟墓里伸出冰冷的手,掐住我们的脖子,让我们只能看向某个未来的方向。我们从出生那一刻就能感受到这股力量,于是以为这就是自然,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很少试着挣脱并想象自己的未来还有其他可能性。研究历史,就是为了挣脱过去的桎梏,让我们能看向不同的方向,并开始注意到前人无法想象或过去不希望我们想象到的可能性。观察让我们走到现在的一连串意外事件,就能了解人类的每个念头和梦想是如何变成现实的,然后我们就能开始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并编织出不同的梦想。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
(十一)
根据生命科学的说法,快乐和痛苦只不过是身体各种感觉的综合。愉悦或痛苦从来就不是对外在世界事件的反应,而是对自己体内感觉的反应。失业、离婚或股价之间开战,这些事件本身并不会让人受苦。唯一能让人痛苦的,是自己身体里不愉快的感觉。失业会引发沮丧,而沮丧才是一种令人不悦的身体感觉。世界上可能有一千种事情会让我们愤怒,但愤怒不是什么抽象的概念,而是身体里面温度升高、肌肉紧绷的感觉,这才是愤怒的真相。我们说“怒火中烧”的时候,确实是有些根据的。
(十二)
人类的童年都有自我专注的特征。不论什么宗教或文化,儿童都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对其他人的处境和感受兴味索然。正因为如此,父母离婚对儿童会造成莫大的创伤。一个5岁的小孩并不能理解,某件重大事情可能不是因为他造成的。不管父母跟他说多少次——说父母都是独立的人,有自己的问题和希望,父母离婚不是因为他,孩子都不会懂。他一心认为,所有事情都是因为他的关系。大多数人长大之后就会摆脱这种幼儿期的妄想,但有些人却继续坚持、至死不改。
(十三)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灵性之旅总是以悲剧收场,因为这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只适合个人,而不适合整个社会。人类要合作,就不能只有问题,而是需要坚定的答案。
(十四)
我当下的政治观点、喜好与厌恶、兴趣和抱负,都没有反映真实的自我,只是反映了我的成长和社会环境,这都是由我的阶级、邻里和受教育水平决定的。无论富人还是贫人,都是从一出生就被洗脑。富人被教导要无视穷人,而穷人则被教导要无视自己真正的兴趣。
(十五)
就算我们已经克服许多昨日的苦难,但想要获得快乐,可能远比解除痛苦更加困难。幸福快乐的玻璃天花板有两大支柱,分别属于心理与生物层面。在心理层面,快乐与否要看你的期望如何,而非客观条件。……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未来不论达到什么成就,可能我们还是会像当初一样,永远不会真正满足。从生物层面来说,不管是期望还是幸福感,其实都是生化机制控制的。……根据生命科学的说法,快乐和痛苦只不过是身体各种感觉的总和。愉悦或痛苦从来就不是对外在世界事件的反应,而是对自己体内感觉的反应。经历无数代人之后,我们的生化系统不断适应变化,为的是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机会,而不是快乐幸福的机会。或许幸福快乐的关键既不是比赛,也不是金牌,而是能调和出兴奋与安宁这两种元素的正确剂量;但我们大多数人往往不断在紧张与无趣这两端来回跳动,到了一端就开始对另外一端感到不满。如果我认定快乐就是这些稍纵即逝的快感,并且渴望得到更多,我就别无选择,只能不断追求下去。……想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人类该做的并非加速,而是放慢追求快感的脚步。
数据主义
数据主义有以下三个观点:
1. 生物是算法
2. 智能可以没有意识
3. 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更了解我自己
生物是算法
“生物是算法”,我刚接触这个观念时同样也无法接受,生物怎么会是算法呢,人本身的体验不重要吗,人的意识是 没有价值的吗?
从数据处理的方向再来看资本主义和苏联式共产主义,就不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而是数据算法的不同。资本主义采用的是分布式算法,而苏联式共产主义采用的是集中式算法。资本主义允许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连接,允许个人自由交换信息,独立决策,商品的定价、产出量由自由市场决定。而苏联式共产主义切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由政府收集消费信息并下发生产信息给生产者。政府将劳动者的生产利润全部取走,再判断个人所需,再提供给劳动者。税率也是同样的,高税率相当于把更多资源集中再一起,政府这个单一处理器来决定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单一处理器不太可能永远都是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此庞大的数据没有人可以独自处理,即便是现在高速运算的计算机也无法处理。
从数据主义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之所以赢得冷战,是因为分布式算法的资本主义比集中式算法的苏式共产主义更适合那个时代,更好的数据算法胜出。当年我们选择了拥抱市场经济,放弃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相当于把处理器下放到每个人身上,不再采用单一处理的模式,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冷战中活了下来,而苏联式单一数据处理模式彻底失败,目前只有极少数集权国家仍在使用这种单一模式,这么多年也没有看到他们什么生产力的进步,这也是“生物是算法”的现实写照。
这里只是用数据主义的观念看经济模式,没有刻意去比较经济模式好坏的意思。数据主义除了在套用在经济模式上如此契合,还有许多其他方面可以从数据主义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智能可以没有意识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意识?可能有人会说,“意识是自我”,“意思就是内心的想法”。这都没有科学地回答问题,注意科学是讲客观事实的,主观层面的东西不属于科学的范畴,是神学的范畴。我们不能以主观来解释主观。其实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意识。
如果每个人都是算法,那么其实没有什么“自主意识”的概念,我们可以把我们所听、所闻、所见的“数据”称为输入数据,经过我们生物体的计算而得出反应,做出行动,这就是输出数据。人体本身更像是一个cpu,只是这个cpu也许会自动调节,但即便是调节本身,也需要数据输入,比如学习知识、运动健体。那么“自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我明明可以对某件事做出选择,只要我选择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一定是主观意识的,吗?这个问题可能没有那么好回答。如果假如没有主观意识,它不代表大脑死亡,而是“我感觉不到我”,“我”是否还是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意识不过是脑神经的许许多多电流,当“我”做出不同的选择时,也许只是哪个神经末梢多发出了一小段电流而已,“自我意识”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参与任何角色。如果没有“我”,似乎我身体也可以做到做出不同的选择,只要存放在我身体里的“算法”还存在。如果说“自我意识”是存在的,更像是一种信仰,而不是客观事实,就像相信有上帝一样。最前沿的生物科学表明,意思不过是个体生物算法的附带品,可以看成是一种精神污染。
然后我们来到了另一个问题,人工智能(AI)有意识吗?如果没有意识,我们可以把他当成智能生物看待吗?人类目前能测试AI有无意识的最好的办法是图灵测试。图灵测试的思路很简单,只要正常人类看不出这个AI是不是人类即可。也就是说,AI聪明到一定程度,我们人类只能认为他是有“意识”的。
算法比我更了解我
人文主义呼吁我们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如果自我都是不存在的,那么还要聆听什么呢?而数据主义呼吁:“聆听算法的意见”,算法比我更了解我。例如,一个女性在相亲的时候,遇到两个男性都感觉比较合适,此时在没有算法加持下,女性会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感觉更对的那个人。此时如果有一个算法,告诉她:”我非常了解你,我知道男性A是你喜欢的类型,你会选择他,但是他最终会让你伤心并离开你。男性B才是合适你的,并且如果你选择B,你也会马上坠入爱河,他会让你拥有长久的幸福,这是一个不会让你后悔的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此时是不是应该听取算法的意见而不是当时那个短暂的感觉?
算法在前期研发阶段,是工程师不停的堆砌代码而成,此时人们还比较了解算法的想法。但是算法他会自我学习、自我更新,他的学习能力根本不是人类可以比及的,他会渐渐地走出自己的路,直到人类无法追赶他的脚步。
结尾
《未来简史》一如既往的富有内容,新颖强健的观点,包含万象,非常推荐的作品。我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停下来思考,想想他说的是否符合现实,是否正确,很多时候我会感到震惊。我以前看书的时候是不会用笔划线的,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这么做了,看完后发现书中到处都是我画的重点。
这本巨作内容非常夯实,很多东西都不是本篇能够聊完的。本篇文章写的比较片面,基本都只聊了生产力相关的观点,其实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很新奇的东西,比如书中关于“幸福度”的观点:“你愿意做一个不开心但富裕的新加坡人开心又贫穷的哥斯达黎加人?”我不知道如何选择。但如果作者换句话问我,“你是想多吃点火锅,还是每天蔬菜粗粮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那我肯定回答火锅。
神话仍然主宰人类,科学只是让神话更为强大。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
1
上期介绍了这十年以来社科历史类入门必备甚至可以说是最好的书籍——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讲述如此宏大的浩瀚长河,作者既能高度概括,又能有所取舍,还能在保持深刻和独特视角的同时,将高深的内容表达得通俗易懂,确实了不起。
今天来看看它的续篇《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2
《未来简史》是《人类简史》的后续,它讲述了赫拉利在前一本中未说完的内容。
如果说前篇《人类简史》是人类为什么成为今天的世界的一本超越普通硬核历史书的百科全书,那么续篇《未来简史》是站在现在看未来,它不是一本预言书,而是站在宗教、科技、以及生物进化的角度,给出作者的见解。
历史上困扰人类的三大挑战:饥荒、瘟疫和战争,已不再成为人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那么下一个千年人类将会追寻什么?——
1)永生不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生物医学一个个难题被攻克,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甚至加快在实现。而这个过程,将会深刻改变社会、家庭、婚姻关系。而在人类寿命大大延长的过程中,人类的快乐并不会随之增多,由此人类会利用科技的手段,去追求永恒的“幸福感”。
2)永恒的幸福。几千年以来,虽然人类世界的物质水平获得了极大改善,可人类获得的“幸福感”会比当年最早的”智人“更多吗?而从科学的角度,幸福感是由生化系统控制的,人类可以非常简单地用药物、电流刺激大脑,让人类获得生物学意义上的“永恒幸福”。
3)成为具有“神性”的人。当人类趋近长生不死、同时又具有永恒的幸福(读到这竟然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此时人类已由“智人”进化到“智神”,而这个“进化”并非是由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而是人类对自身进行改造升级的结果。
所以说“神话仍然主宰人类,科学只是让神话更为强大”。
只是我们无法知道,顺着这样苦苦追寻的道路走下去,会将人类引向何处。
3
人类为什么追求上面三个目标?
未来的答案,要从过去的历史中去找。
自从发明了语言和文字,人类进入早期的泛灵主义(宗教崇拜),而在过去的几百年,人类推崇的是人文主义(个人体验至上),因此自然而然会追求长寿和幸福,符合逻辑。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越发将自己从地球其他生物中脱离出来,向神靠拢,不再与其他生物谈判和妥协,也抛开宗教所发明的神,而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自说自话,成为了宇宙的中心。
这个事实,也由此支撑了很多人认为人类是在意识和灵魂上超越其他生物的物种。
可惜,在生物学的角度,不支持人有灵魂和意识的观点,认为一切不过是生物体内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的结果。
由此,也有人认为,未来无意识的物种(被基因改造的人、人工智能训练出来的机器人)仍然有可能战胜所谓“有意识有灵魂”的人类,因为“一切都是算法”。
照此发展,人文主义终将被数据主义、算法主义所颠覆。
等到人类真正成为算法奴隶的那一天,就是智人走向毁灭的那一天。
4
尝试总结本书的核心观点:
人类由动物到智人的过程,超越普通的世间万物,通过讲故事将人类世界联结在一起,而在走向智神的过程中,通过基因改造、AI,赋予了人类部分的“神性”,最终走向“永生”,但这个过程既是人文主义高度发展的过程,也是智人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
2020年,达沃斯论坛上,华为任正非和本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有一场精彩的对话,展示了两个不同领域的卓越人物对整个人类社会未来的深度思考,但他们的各自的观点要辩证地去看。
赫拉利认为,人工智能革命和生物智能革命会导致数据殖民,对未来人类的身体、大脑和人生被“入侵”忧心忡忡。
而任正非认为,“科技是向善的,科技发展不是为了作恶,而是向善”。
赫拉利是历史教授,他的视角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去看社会规律的演化过程,他的出发点是提出问题,态度是悲天悯人,所以显得比较悲观。这是他的角色对他思想的一个影响。
而任正非是企业家,企业家的任务是解决问题,他的立场是技术要为人服务,要更好的改变生活,他的出发点是积极主动的,所以,任正非显得更务实,也更乐观。
5
从最近火爆全球的ChatGPT4,到美军人工智能战机AI算法模拟杀死人类操纵员,书中的部分预言,已经逐步有成真的苗头。
如果AI再向前发展一大步,当这些人工智能会自我繁殖(自我制造甚至改造人类),并在算法中植入“算法优于人类指令优先级”时,人工智能第一步要考虑的,也许真的就是杀死“要拔掉我电源插头的人类”。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认为可能就在未来30年,人工智能界的这个伦理悖论,会越来越尖锐,人类将会面临数千年来从未面临过的两难境地。
是化险为机浴火重生,还是作茧自缚自掘坟墓,取决于人类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