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活着》读后感2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4-22 09:22:33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活着》读后感
 

——基于《活着》及近期事件谈谈对生活的感受

前天晚上9点左右不想写作业,频发的焦虑又开始袭来,于是就开始读余华的《活着》,这本小书大概2个半小时左右从头到尾读完,期间多次摘下眼镜擦泪,也许那几个小时是多天来短暂地将心里所有的杂念、焦虑沉淀下去的时光,放下书本的第二天,焦虑不出意外如家常便饭继续找上我。其实最初读《活着》,是心怀一种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关于活着的价值一个令我信服的说法或启示,但是余华平平淡淡的叙述似乎像一缕轻轻的风,所有的悲剧只是一笔带过,所体验到的活着的状态是平淡的,没有那么多关于意义本身的思考。对此,余华说:“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涉及的几乎所有与福贵有所关联的主要人物接连去世,生离死别是悲剧的主要载体,所以我想谈谈每个人离世给我的感受。最后谈夕阳下牵着牛缓缓离去的福贵给我的思考。

1)福贵爹娘

小说中第一个去世的就是福贵爹,可以说是被福贵输光家产后气死的。得知自己变成穷光蛋,他首先叫嚷要剁了孽子,却气昏摔到地上,醒后唢呐般的呜呜地,一躺三天,之后把家产抵押成铜钱让儿子还债。之后在第一次从粪缸上摔下之后离世。我认为,他的死一方面可能由于接受不了突然变成穷光蛋的打击,另一方面更直接、致命的原因是信念的坍塌。作者在前面详细描写福贵爹在富裕时蹲在粪缸上神气十足的状态,他把自己的这种状态与自己的命运建立了联系,所以当第一次摔下粪缸,他执拗地问扶他的佃户王喜自己是不是第一次摔下来,得到肯定答复后一命呜呼。

我不认可富贵爹这种似乎宿命论的信念或看法,但是我能理解这种状态。当一个人对于现况已经无计可施又看不到前景时,思想极易崩溃,甚至会把无关的自然现象与自身建立不合逻辑的联系,这能够说服求生本能放弃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我有时会幻想一种状态,一个生物被外力驱赶奔跑到无比渺小的时刻,它鼓着肺部,伸直四肢,眼神黯淡地瞧着白色的天,释然地倒下。

福贵娘是在福贵前往城里请大夫为其治病被抓壮丁期间去世的,大概率是疾病导致的,死前对家珍不停说“福贵不是又去赌了”。由于信息的模糊性或者作者有意地简略,我能体会到的就只剩下生命的脆弱和无奈,有再多的牵挂、再多的疑虑,生命按照它固有的生物轨迹运行,貌似强大的主观意识终究敌不过物质载体的丧失。

2)老全、伤兵

这是福贵被抓壮丁经历的战场生死。老全和他的“伙伴们”都曾多次逃跑又反复被抓,这些伙伴们以战场相见数人头的方式打发岁月,早已丧失回归正常生活的愿念。伤号被抬担架的像倒垃圾似的扔在地上,在冰雪覆盖的夜晚全部牺牲。其实看到这就会觉得当生命的尊严被降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水平,一切意义这类存在于意识中的东西都是零,会考虑生命意义所在有一个潜在的前提是活着还并不很难,所以才会考虑活着的意义这个相对奢侈的问题。

3)有庆

福贵的儿子,十三岁因为给县长老婆献血被医生抽血致死。有庆这个人物的存在让我对生命的初始状态的思维有些疑惑。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越长大越功利。有庆自出生就没过好日子,为了喂羊每天上下学都要全力奔跑,为了护鞋,光脚在雪地奔跑,仅仅因为顽皮被父亲在课堂上殴打,辛苦喂养的羊被屠宰,积极参与救人献血,结果被故意抽血致死。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经历的是令人忍不住掉泪的一切,但是或许是年幼,或许是没有经历过更好的生活状态,几块糖就是一天的喜悦。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承受的好与坏,不是因为它自己做对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值得奖赏或惩罚,生命最初本身就是被动地接受者形象,环境塑造,当自由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对生命的要求就不再单纯,或许本来比较简单的痛苦却在阈限升高的我们的体验里变得难以承受,以至于开始怀疑活着的意义。

这个人物让我想起《悲惨世界》里的珂赛特,这些儿童对于痛苦并没有太多抱怨和反思式的承受总是让我觉得不是艺术角色,而是现实存在的。

4)凤霞

幼年生病聋哑,少年被送人又自己跑回来,婚后分娩大出血去世。因为凤霞在福贵征兵回来之后就没有言语,所以对她的印象是无声的。她的世界本身也就是无声的,听不到声音,发不出声音。她对弟弟的疼爱、对婚姻的向往、对现实的妥协以及她身上体现的勤劳、孝顺、聪慧、憨厚等的品质,让她有血有肉。可能有时候对待生命中的苦难傻一点、钝一点、对待幸福敏感一点,也许能让生命获得更多的阳光,驱散更多人格上的扭曲、阴霾。

5)家珍

福贵妻子,年少时旗袍加身美貌、粗布麻衣要能自己养活自己、温和劝导丈夫、借来的米心疼也能分享给队长、坚持把头发打理利落(人活一天就要干净一天)、病后担忧自己养不活自己……接连经受丧子丧女之痛,“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家珍也死了”。作者说家珍像是睡着一样,脸看上去安安静静的,一点都看不出难受来。我记得杨河老师曾说季羡林老先生去世时也是安安静静的,在睡梦中离开,其实我不能理解死亡时人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安安静静我想应该源于对生命的了无遗憾和了无欲求,人生的欢欣与痛苦都体验地淋漓尽致,最终反而会归于宁静吧。而初尝幸福、苦痛的人则往往反应较大。

6)二喜和苦根

二喜在凤霞去世后变得沉默寡言,不幸意外被夹死,死前最后一句话是“苦根”。如果说有庆在我眼里还是生命初始的、单纯的状态,那么苦根则是在生命还未完成最初的一呼一吸就消失在作者戏剧性的安排中,被撑死当然可能发生,只不过反映出的生命的鲜活与脆弱的对比令人唏嘘。就二喜而言,可能他努力工作为的是苦根得到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他预期中后半生活着的意义,而苦根则根本没有活着的意义这一概念,生命于他而言只是一天一天、基本需求的满足。

总体而言,对于《活着》一书中的人物,我没有看到任何人对活着的意义有所思考,而是每个人活着就是活着,死了就是死了,一切都顺其自然,我不确定这是余华的刻意安排,还是生命本来的状态就是如此。当我把自己与他们比较时,我会觉得自己想的多了,或许活着的意义对于平凡的人来说,就是不要去思考,简简单单度过一生,保证自己记得自己活过就可以了。这种感觉是《平凡的世界》、《人生》等路遥的作品中也常常给人的,可能这是乡土文学对于活着本身的标准不高所致,但是乡土的人也是更接近生命原始朴素状态的。

我不太确定开始思考和求索活着的意义始于什么时候,但我能确定年少时(15岁以前)我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小时候,雨中钓虾可以度过一天,与小狗在麦苗田野里俯身捉迷藏可以度过一下午,受委屈了可以一中午写上5-6页的日记对周遭的世界进行“道德的谴责”,跑步摔倒的伤痕比成年后所有的伤痕都大却从未有过一丝不快,时常体验到的不安和被抛弃感也会在见到第二天的阳光时消失,遇到萝卜也能把自己撑得走不动路,放学后一把扫帚能玩几小时……后来高中时我把“成为科学家,研制出抗癌药物,拯救更多的人”作为梦想,但是现实是考试占据生活的全部,活着的意义自然是无暇思考,当现实逐渐浮出理想的水面,隐约感觉并逐渐确定科学家的梦想遥不可及。

再后来,不停接触到新的事物和领域,我又以为活着的意义在于不断探索未知,不断打破凝滞的状态,但是发现这种探索很理想化,接触现实意味着忍受重复、枯燥。如果活着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那么毕生孤独的人可能不存在活着的意义了,对于亲情友情的需求是人难以逃避的吗?可能只有患心理疾病的人不这样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