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出05年出版的一本理财入门书《留出你过冬的粮食》,经过一星期的阅读,感触最深的是:“这么好的一本理财书居然没有好好读,没有好好执行,之前干嘛去了?”
书中以很多实际的案例一而再、再而三阐述理财的重要性,阐述人生为了规避不可预知的风险而要提前做财务规划,无论是日复一日的打工仔,还是经营几千万、几个亿大生意的老板们,如果没有良好的风险意识,提前在储蓄、保险、资产投资方面做好规划,一旦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回到解放前,遇到财务危机会导致整个人生都出现变故:轻者回到解放前,重者妻离子散甚至是结束生命。
人首先是在身体健康的大前提下,再叠加衣食无忧、家庭和谐、精神富足等就是一个完美的人生。但身体健康、衣食无忧、家庭和谐、精神富足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追求这些目标快不得,一定要最好规划,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就错配了不少事项,希望不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在余生能修正前半生的不足。
30岁之前,自己的收入水平还是不错的,能跟广州的房价水平匹配,即每个月的薪水能买入一平方以上的房子(全市平均价),但自己没有依据《留出你过冬的粮食》的指导,没有25%的收入强制储蓄、快速购入房产、并在7年内供完房贷。当时自己一方面总怕失业,没有看到自己所处社会、所处的行业都是高速发展,收入水平也是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消费毫无节制,钱乱花;更要命的是没有建立好良好的投资观念,总觉得基金定投、货币基金这些来钱太慢了,非用去股市寻刺激。
30-40岁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太贪图安逸了,在国企混日子,虽然收入水平也不算低,但没有及时去业余时间去读取工程硕士/研究生,没有深入去学习最新的技术,脱离一线太久导致具体的技术实践过于生疏,没能在大数据、AI浪潮争取到更高收入。在这个阶段有所积蓄,但全部都投入到帮助亲戚买房中去,没能自己买入第二套房,导致这一块的资产性收入相对同龄人大大减少。在投资方面仍然在股市打滚,没有领会到股市“低买高卖”的核心精髓,大部分时间都是等待,而不是交易,在2018年底还因为换工作导致收入减少被迫割肉减仓的痛苦操作,最终倒在2019年牛市的黎明前。
40岁之后,对自己职业、收入增长的自信让自己陷入了当前困境:因为自信过头,整个社会发展增速下降,导致机会减少、收入减少,而自己恰好在这个时候加杠杆换了一套房,叠加无节制高消费最终陷入债务危机。《留出你过冬的粮食》中对人生不同阶段收入情况做过总结,40岁之后是很大可能比30-40岁这个阶段有所下降的,偏偏自己就不信邪,不但在投资方面更激进,在换工作方面也很积极,从没有考虑过逆境。房贷、消费、小孩学费等已经导致自己入不敷出,加上资产价格下行导致了雪上加霜。
还好,重温《留出你过冬的粮食》给自己更多的启发和指导,接下来还是要等房价反弹时考虑降房产置换为更便宜的二手楼梯房,减少房贷后重新做财务规划,按照房贷(30%),日常消费(25%)、储蓄(10%)、保险(8%)、基金定投(ETF:17%)、股票(10%)的比例去规划,等机会合适的时候再购置新房,没必要上那么大的杠杠把整个家庭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