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国演义》读后感12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4-27 08:51:36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三国演义》读后感

亮点解读:小作者先简单介绍了《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寥寥几笔便介绍了书中一些精彩的故事,并且重点介绍了“赤壁之战”的故事,引出了勇气和智慧的主题。然后,小作者结合生活实际,讲述了自己凭借胆量和智慧顺利走过晃桥的经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01

内容欣赏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这本书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它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这本书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还广泛传播到了海外,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如果您对这本书感兴趣,我非常推荐您阅读原著,相信您一定会被其中精彩的故事和人物所吸引!

02

做生命的强者


《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中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让我手不释卷,读来欲罢不能。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再现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魏蜀吴”三国群雄逐鹿、三分天下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许多英雄人物让我敬佩不已。刘备为了成就大业三顾茅庐,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重情重义,侠肝义胆;诸葛亮巧用“空城计”,足智多谋;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始终心怀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书中“桃园结义”“草船借箭”“赤璧之战”等经典故事,一直让我回味无穷。

在众多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统天下。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与孙权联合抗曹。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巧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曹操听取庞统的建议,将战船连在一起。诸葛亮巧借东风,黄盖率领点燃柴草的草船在赤壁火烧敌船,大败曹军。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和周瑜展现出的惊人的智慧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黄盖自愿挨打,只身诈降又是多么令我敬佩啊!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勇气和智慧。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成为强者。去年暑假,我到山叶口游玩,一座晃桥吸引了我。看着在桥上开心地晃动着的游人们,我也心痒难耐,上了晃桥。谁知我刚走几步,晃桥就一阵晃动,把我吓得赶紧跑回了爸爸妈妈身边。站在桥头,我心有不甘。难道我就走不过去了吗?这只不过是一个胆量和技巧的问题。我开始观察在桥上开心地行走的游客们,逐渐悟出了其中的技巧。于是,我壮着胆子再次走上了晃桥,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爸爸妈妈也陪着我,不停地鼓励我。随着桥的晃动,我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身体,慢慢地掌握了行走的技巧,然后顺利地一路小跑到了对岸。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这对我来说,是成长中又一次成功的挑战。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读《三国演义》,我领略到了古典名著的精华,开阔了眼界和胸襟,变得更博学,更有智慧,更自信,更勇敢了。我要像书中的英雄们那样,敢于面对困难,挑战自己,做自己生命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