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窄门》读后感16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4-21 15:14:29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窄门》读后感


      这是一个很简短的故事,主要写了阿莉莎和热罗姆这对表姐弟在十几岁时相爱,为了更配得上对方,两人都极力地接近上帝,修炼自己的德行。但当热罗姆希望和她订婚时,她却一再地退缩。阿莉莎小时候看见过母亲出轨,母亲去世后,她作为长姐,不仅要做家务,还要照顾父亲的情绪,后来她知道了自己的妹妹朱莉埃特也爱热罗姆,为了妹妹的幸福,她选择把热罗姆让给妹妹,但妹妹还是选择嫁给了别人。后来,她故意在热罗姆面前自甘堕落,把热罗姆推开,但自己又痛苦着死去了。

      我理解的两人之间的感情是灵魂上的契合,阿莉莎害怕世俗的牵绊,比如身体的衰老,承诺的山盟海誓,花花世界和人的欲望,会玷污了这份纯洁的感情,她害怕失望,所以不想和热罗姆开始;但她不害怕死亡会把两人分开,因为身体只是灵魂的载体,身体消亡了,反而更能永葆感情的纯洁,所以死亡甚至能让两人离得更近。

      爱情虚幻的一面给人带来痛苦。两个人对于这份感情都是小心翼翼,无比珍惜的,通过写信的方式,两个人可以直接表明心意,发表内心真实的观点,但是一旦见面,却又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交流。也许是因为阿莉莎见证母亲的出轨,有些害怕建立亲密关系,热罗姆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在每一次见面和离开时都征求她的意见,如此长时间地消磨,让两人的关系无法更进一步,苦恼是避免了,但甜蜜也无法出现。

      爱情美好的一面给人指引。虽然热罗姆“根据阿莉莎可能产生什么兴趣来决定自己该寻求什么兴趣”这样的想法可能会让他迷失了自己,但他乐于追求高尚的品德,而且这样做也让符合他自己的性格和爱好,这也是一件好事。而且偌大的世界里,能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和心甘情愿为之改变的人,也太幸运了。对阿莉莎的爱让他的心中有了实实在在的寄托,有了一种类似信仰的力量,这让他有了很大的动力能够坚持完善自己,提高修养。每个人活在世界上其实是孤独的,我们会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帮助,可是要活出真正的自己是需要有信仰的,不然很难坚守本心,这个信仰可能是上帝,可能是偶像,可能只是一个看不到却能感知到的某种情感,靠着这些,我们可以走得更坚定,更不孤单。

      可是当阿莉莎明白自己的妹妹朱莉埃特也爱热罗姆时,却想把他让给妹妹,我有点不能理解。阿莉莎真的爱热罗姆吗?她真的信任他吗?她把热罗姆的爱视为什么?

      读到阿莉莎的日记时才明白,也许是她太爱热罗姆,希望他变成更好的人,希望他遇见更美好的人,她并不信任自己,觉得自己是“他靠近上帝的阻碍”,也不信任热罗姆,难道把他让给妹妹,自己离开,就能让热罗姆更接近上帝吗?这对朱莉埃特来说是好事吗?如果两人能够更勇敢一点,会不会结局能够更好一点?

      她不仅深爱着热罗姆,也深爱着自己的妹妹,自己的父亲,她希望通过牺牲自己的幸福来让别人获得幸福,一旦别人的幸福不是来自于她的牺牲,她反而会感到难过,这是一种什么情感呢?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有价值?

      对于完美灵魂的追求,使得阿莉莎时时不满足现在的自己,她对自己的要求太过于苛刻,为了“接近上帝”,不断地“自讨苦吃”,慢慢地习惯甚至上瘾,她要的是痛苦地修炼,而不是轻易地享受。我不认同这种想法,我认为严于律己是好的,但损己利人甚至损己还不利人而且是自己认为的利“强加”给别人是完全没必要的,还会给同样“善良”的人带来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负担。自己先爱自己,别人才会更加轻松地爱你。

我的感悟:

      我们作为人,和其他生物不同的是,除了生存,我们还可以享受生活,比如从买菜洗菜切菜,到精心地为每一道菜添加调料,做出不同的搭配,端上餐桌,好好地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我们还可以感受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比如成年人之间暧昧的拉扯,有时情感羞于向对方表达,却可以在不相关的人面前大谈特谈,或者通过某些细节,某些以退为进,某些故作姿态,通过对方的回应和自己翻来覆去的揣测来互相接近。我们还有一个权利,就是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解开内心的困惑,填补内心的空虚,这种精神上的滋养比物质上的索取更让人“不知满足”。心灵上的体验本身就足够了,锲而不舍地追求他人眼中的胜利或者无法定义的意义会搞得我们很累很累。

      在这个很多人只专注个人的眼前利益的时代,如果你能够真心地为别人着想,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仅仅是保持善良,洁身自好,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发自内心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请你为自己感到骄傲,请你也好好爱自己。

摘抄:

被你虏获的灵魂有福了,它得到安宁,并饮用永不枯竭的活水。这活水欢迎所有的人,人人都可饮用。但我们却疯狂地追求污浊的泉水或骗人的水池,要知道那里是滴水不存的。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如果我们俯身瞧着我们所爱的人的心灵,就像瞧一面镜子,镜中会反映我们怎样的形象呢?洞察他人,如同洞察我们自己,甚于洞察我们自己!这是何等宁静的柔情!何等纯洁的爱情!”

不知是何种透明的蒙眼布使我处处看到他放大了的形象,使爱情的全部光线集中在我心中唯一一个灼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