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应该也是田老师推荐的书,因为田老师推荐的书都很有深度。
这本书是讲人的发展主要靠两方面的因素,自我一和自我二。自我一是外在因素,自我二是内在因素。自我一会受到惯有的思想、观念以及外界的声音影响。比如面对一场比赛,选手赢得比赛更多原因是想要得到肯定与荣耀,如果输掉比赛将会被定义为一个失败者。而自我二则不同,自我二更注重的是比赛过程中自己是否足够专注,足够沉浸,自己是否自始至终都在观察比赛对象以及自己的状态、动作、心理等。最关键的是一场比赛下来,自己有没有心理上的收获、认知上的提升。
也就是说一场好的比赛,外在能得到一两个奖励,内在能得到心理上和认识上的提升。
书中提到一个故事。有一个数学英语都不怎么好的学生去参加一场舞蹈晚会,她在现场看了一晚上的热舞,回来放开音乐便能把整套舞蹈跳下来。该案例便凸显了一个人高度专注的观察一件事情时,自我二自然而然的学习过程是不可估量的。
书中提到如何锻炼专注力,在打网球时可以刻意让自己在球弹起时喊弹,球拍打球时喊打。如此“弹…打…弹…打……”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情景中,而不是过多关注到技能上。从而使得打网球的过程形成工作流,让整个动作自然而然的发生。
我相信大多数人在做事时会不由自主胡思乱想,我弹钢琴时就会这样。我昨晚弹钢琴意识到自己开始胡思乱想时,我刻意用哼节奏或唱谱的方式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我发现这样弹钢琴的方式真好,整个练习的过程就像在演奏一样,一点都不觉得乏味,真的会爱上那种感觉。
书中还提到克服紧张状态的方法。紧张时可以感受自己气息的呼出和吸进。你看,我们不论是看书、运动还是睡觉过程中,我们身体机能都在有序地进行这个过程。所以我们人类能做的就是在做一件事时,全身心专注在这件事上,你的大脑技能就会自发收集有用的信息,在必要的时候像身体呼吸一样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
书中提到人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自信且专注。书中呈现出一种观点,作为一个人你必须意识到你来到这个世界天生就是完美无缺的,那些要求你发生改变的人都是他们强加给你的外在因素。你只需要赋予你的自我二必要的材料--自信与专注,你将能摆脱自我一带给你的干扰,将很难有事情打破你的平衡状态。
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将试图把这种理念告诉我的学生,让学生尝试为其自我二的发展提供必备的材料。
我经常给别人分享两个故事:
一是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不论是班级还是年级,我的800米总是第一名。
我记得有一次班级要进行800米测试,宿舍的胡同学告诉我她紧张的腿都软了,而我没有任何的反应。对照她的心理,我的心理是我笃定对于跑800我不胆怯,而且我比较确定我能取得很好的成绩。最后胡同学的成绩比较落后。
另外一件事是我上大学时学习网页制作三剑客软件。当时看到老师讲课时挺简单,然后上机实操时却怎么都做不出来。最可怕的是旁边的同学很快就将处理的角色造型呈现出来了。一直是优秀学生的我当然承受不了这个,可是越着急越做不出来。那门课是我认为自己当时学的最窝火的课程。
后来换了学校,选修课里我专门又选了那门课,结果发现其中就是图层我没有搞清楚。自从入门以后,我简直像着了迷一样沉浸在其中,后来我还独自完成了期末作品设计。
所以后来给我的学生讲到相关的事情时,我常常说:“任何事情都不难,一定要有战胜它的自信。”现在才更确定,因为自信是自我二的必备材料。
书中提到人在面对不可抗压力时,一般会激起自我意识一的激烈应对与反抗。我个人认为这种压力超出自己的反抗能力便会走向抑郁。还好,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和途径自我二来消解它。如果你曾经有过徘徊在崩溃边缘的经历,那么你就要更加珍视它。那就是加紧训练自己的专注力,训练自己全面系统观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从而使自己内在的平衡不容易被打破,即使被打破也很容易修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