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看见孩子》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5-18 08:45:07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做一个看得见孩子的大人——读《看见孩子》有感
 

从《了不起的我》到《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再到《看见孩子》,这一季啃读营涉及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着实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很大的帮助。除了读懂理论,我们还要结合教学实际,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看见孩子》这本书,封面就写着“看见,是建立美好亲子关系的起点。”

接下来,我就对午潮山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和大家一起分享。

1.准则一:什么是善意养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哪些养育方式偏离了善意养育?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偏离善意的初心?怎么才能回到善意养育呢?

答:善意养育指本心善良,我们所有人在内心深处都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善意的。我本心是善良的,好的,孩子本心也是善良的,好的。只有坚持“本心善良”的原则我们才能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才能更好地养育孩子。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打人、骂人、发脾气、扔东西,就觉得这个孩子的行为有问题,就是有病。我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进行说教。如果讲道理不管用,我们就会上升到打孩子一顿的理念,把“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价值理念奉为金科玉律。有的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先上去暴揍一顿再说。殊不知,这种养育会让孩子和我们的心越走越远,孩子也会更加离经叛道。

造成我们偏离善意初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我们在意孩子身上的消极面,而我们的童年经历深深地烙印在心里,它影响着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看法和习惯。我们总把孩子往坏处想,下意识地认为孩子居心不良,想控制孩子,不信任孩子,认为就是欠揍。习惯性地妄下评判,习惯批评,习惯惩罚,容易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

我们小时候的养育模式,长大之后就成为我们自己现在的育儿方式,而这一方式也会传递给下一代。如何打破这种模式呢?

我们要找回本心的好,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内心,学会接纳孩子,和孩子共情。选择对孩子的行为做出最善意的解释,告诉孩子:“你是个好孩子,只是现在遇到了一点麻烦。有我在,我会陪你在身边。”

2.准则二:你怎么看待真相不是唯一?特别是关系中争论对错会造成什么后果?对你以后处理关系中的冲突有什么帮助呢?

答:这里的“真相不唯一”我是这么理解的,两个人相处,我们彼此都要看到对方,理解对方,而不是说服。理解的目的就是建立亲密感,这样孩子或者爱人才会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在人际关系中也有安全感。你可以想象,谁愿意和一个经常要求你服从的人一起生活啊!如果你在一个关系中,经常争论对错,我想你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你的眼里有没有对方,有没有尊重对方的价值和感受。

我们只需要把行为和自身区分开来,牢记“真相不唯一”的原则,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的情绪有点崩溃,我是个好妈妈(或好爸爸)。我是情绪有些崩溃的好妈妈(或好爸爸)。”

3.准则三:当你成为一名父母,你的职责是什么?平时你思考过孩子的职责是什么吗?

答:我还记得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小小的,软绵绵的,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弄伤他。那时候,我和全天下的母亲一样,希望他这一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可是,随着孩子慢慢成长,大多数父母都忘记自己原先的那份初心。我们认为的职责就是我养你成人,你就得必须服从我,听我的。不管你愿不愿意。我们只想掌控孩子,甚至掌控孩子的整个人生。

平时,我没有怎么思考过孩子的职责。只是简单地认为孩子在自己的安排下吃好、睡好,不要生病,要求不要太多。基本上他想要什么,只要要求不要太离谱,我们基本都能满足。如果孩子有时哭闹,有情绪,我就会觉得怎么这么不听话,又给我惹麻烦,说了那么多遍,总是听不进。情绪一上来,难免责骂。

直到看了这本书,才发现父母的职责就是保护孩子的身心安全,做孩子情感的守护者。而孩子的职责是通过感知和表达情感来探索和学习。大家都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互不打扰。

父母要坚守职责,杜绝孩子在行为上越界,为孩子设置行为规则。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和身体来阻止孩子在行为上的越界。但是,我们绝不可以伤害或吓唬孩子。行为规则其实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是告诉孩子我们怎么做。

比如,我的孩子最近喜欢剪药丸,每次警告都没用。那我就告诉父母把药丸放到他够不到的地方,而不是嘴巴说说不准剪。孩子不是不听话,只是他们的身体没有被父母阻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阻止孩子继续做出这样的行为。

另外,父母要学会接纳和共情,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有时候,我们无法和孩子共情,那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不是什么事,而孩子却认为这是天大的事。他无法释然,没人理解,想从父母身上找到共情,可是父母也不懂自己。而共情的能力来自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我们才能从孩子的行为背后发现原因。孩子也能通过父母的接纳和共情发现自己本心的善良。另一方面,孩子也是通过探索来学习,才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他们的自主权、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在试探中挑战父母的权威、要求想得到的东西。

如果孩子的情绪有危险的行为,我们父母就要设置适当的行为规则,同时接纳孩子和共情。

4.准则四:你对自己养育自己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有什么反思呢?

答:回想自己养育孩子这一路,我发现婴儿时期对孩子的陪伴还是很重要的。孩子生下来之后,我就把他带在身边,即使路途遥远,也坚持带在身边,而不是把他放在老人身边,让他们带。因为我知道,这时候和孩子的连接和亲密感是至关重要的,不要看他是个婴儿。

其实,孩子是用身体来记忆这些年的经历。早年的亲子互动是孩子构筑未来生活的蓝纸。可能有父母会说:“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孩子放在家里,让老人来带。”的确,为了赚钱,不得不舍家弃子。但是,我们可以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当你有机会和孩子独处的时候,就要珍惜每分每秒,而不是死死地抱着手机、电视,心不在焉地陪伴孩子。这样的陪伴,还不如不陪伴。

同样,我们能及时陪伴和回应孩子,孩子就越能觉得自己可以安全地依赖父母,这样他们就越能够独立。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越亲密,孩子就越自信。也就是说,依赖和独立并不一定对立,相反,它们还可以相辅相成,即真相不唯一,二者可以兼得。

5.准则五:你打算怎么修复孩子的脑回路呢?

答:初看这个问题,我就在想,什么是脑回路?

书中说:如果父母愿意改变,孩子的脑回路就会发生改变。真神奇啊!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冲突发生后,父母若不主动修复关系和感情,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安全。

父母要做到给予孩子理解与共情,让孩子感到安全。我们在批评、误解和怒吼后,要及时追加安慰、理解和温柔,孩子的记忆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会再回忆父母生气的那种样子。

这让我想起上次手机的事情,以及孩子当时恐惧的叫喊声。幸好,第二天,我及时跟孩子道歉解释,我和孩子又和好如初了,他也感受到他是安全的。

父母如何修复呢?其实很简单,真诚地把自己的内心想法说出来。先跟孩子道歉,接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让孩子知道,事情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妈妈大喊大叫是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不是你的错,这是我自己的责任,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看见父母在反思和改进,他也会从中吸取经验,从而为自己的失控负责。记住:永远都不晚。

6.准则七:行为是一扇窗。联想孩子平时的行为,你怎么通过孩子的行为去感受孩子的动机呢?

答: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也会看一些育儿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通过学得的知识,我有时候会静静观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比如,这段时间,孩子会不经意地用手抠鼻子,讲了很多次,还是改不了,相关的绘本也跟他读过,还是不见效。我就问他抠鼻子是不是因为鼻子痒或不舒服。他点点头。我能做的也就是带他去医院检查是否有鼻炎,给他喷喷生理盐水,捏捏鼻翼,剪短指甲。如果实在受不了的话,允许他抠一下,前提是不要抠出鼻血。他也都一一答应了。我想,只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行为背后的原因,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前提是你和孩子的关系很亲密。

7.准则八:你平时跟孩子的互动,是让孩子感觉更好,还是充满了羞耻感?

答:我跟孩子的互动都是让孩子感觉更好,好像没有羞耻感。

因为羞耻感表示我的一部分自我是无法与他人建立连接的,没有人愿意去了解我。所以他们的身体会解读为,羞耻感就等同于极度危险。

羞耻感其实是一种保护机制,把孩子卡在那里,动弹不得,让孩子看起来拒绝道歉、不愿意接受帮助。

但是羞耻感只会让行为加重,父母要识别并减少孩子的羞耻感。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先学会察觉,接着搞懂背后原因,再观察羞耻感会转化成什么样的行为,最后就是帮助孩子减少羞耻感。

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羞耻感?那就是亲密感,亲密感给人自由,而亲密是羞耻的对立面,也是羞耻的解毒剂。这是亲子之间关系的最好纽带。

8.准则九:你对自己诚实吗?你觉得真实自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仔细回忆,平时跟孩子的相处,你会用什么样的说话方式?

答:我对自己相比较诚实。我觉得真实自我应该是这样子的:对孩子

没有隐瞒,没有欺骗,肯定孩子的感受,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

在孩子相处的时候,我尽量蹲下身子,看着孩子,温柔而坚定地跟他解释,说清原因。一般的话,孩子还都能听得进去。如果有时听不进去,我就和他共情,肯定他的感受,正视他的问题,并告诉他什么事情他是不知道的,什么事情他是不应该做的,最重要的是表达方式而不是内容。

9.准则十:你记得最近一次自我关照是什么时候?你会经常关照自己吗?

答:记不清了,但是会经常提醒自己,多多关照自己。因为只有关照了自己,关照了自己的情绪,才能自如地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当自己察觉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暂时离开这个场景,做个“热巧克力呼吸法”,重复5—10次。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明白可以有这样的感觉,接受自己的不舒服。为自己做一件事,比如画画、唱歌、散步、听音乐、阅读、写日记……这些事都可以暂时让你的情绪平复一会。

我们要学会修复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当自己感到不满,或者是对自己的反应感到不满,我要对自己说:“不以一事论成败。”

这本书确实值得读一读,它能让你看清孩子行为背后的本质,改善孩子的行为,还有整个家庭的运转和彼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