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10-28 08:22:31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来自美国的百万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的作者,J.D.万斯,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80后”。在这本书问世时,万斯年仅31岁,他的人生并没有太多耀眼的光环。然而,正是这位平凡年轻人的自述,激起了全球媒体和读者的热烈反响。它不仅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上连续80周高居不下,更被《时代》周刊、《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竞相报道,成为解读“特朗普现象”的一把钥匙。

      虽然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前夜出版,书中并未直接提及特朗普,但它深刻地描绘了美国底层白人的困境,正是这个群体的选票,将特朗普推向了总统宝座。近半个世纪,美国底层白人被边缘化,失去了昔日的地位,沉沦于贫穷、暴力和毒品的深渊。他们的上升之路被封闭,与主流社会的鸿沟日益加深,强烈的不满情绪促使他们从民主党转向共和党。

     比尔·盖茨在推荐这本书时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触及的重要社会议题,超出了作者当初的设想。”自这本书出版以来,特朗普的支持者不断增多,美国社会的族群冲突和价值观的裂痕愈发严重。

    2020年11月,美国大选跌宕起伏。就在这时,根据《乡下人的悲歌》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美国上映,导演是执导过《美丽心灵》和《达芬奇密码》的朗·霍华德。大选的紧张气氛和电影的热映,让这部回忆录再次成为焦点,人们希望从它那里找到理解美国困境的线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这本书,探索这本“小人物”的传记是如何引发一系列重大时代议题的。万斯通过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和家族的命运,让我们见证了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底层白人工人阶级所经历的沧桑巨变,他们从充满希望的中产阶级,逐渐沦为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社会边缘人。他们的故事与那些充满希望的“美国梦”背道而驰,他们似乎被命运诅咒,即便竭尽全力,也难以摆脱命运的枷锁。万斯是那个幸运地挣脱枷锁的人,他为他的族人谱写了这首感人至深的“乡下人的悲歌”。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万斯的故事开始,走进他们的生活。

    在美国东部绵延伸展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是一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它见证了地球亿万年的变迁,蕴藏着丰富的煤炭、铁矿和石油资源。工业革命时期,这里曾是美国工业的心脏,孕育了无数的钢铁和汽车重镇。然而,好景不长,70年代后,随着工业的南迁和外移,那些昔日的工业巨擘逐渐凋零,留下了一片片被人们称为“锈带”的荒凉景象。在那些交通闭塞、信息落后的深山老林里,贫穷更是根深蒂固。

     J.D.万斯,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俄亥俄州米德尔敦小城,一个以钢铁工业著称的地方。他的家族根源可以追溯到肯塔基州的杰克逊小镇,那里的人们自豪地自称为乡下人,却被外界轻蔑地称为红脖子或白色垃圾。万斯的童年记忆中,米德尔敦的工作机会日渐减少,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希望也随之消逝。

     万斯的童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混乱”。他的父母在他蹒跚学步时就已离异,他与母亲和继姐一同生活。母亲曾是一名护士,一生中五次步入婚姻的殿堂。她的私生活混乱,情感关系频繁更迭,给万斯和姐姐的生活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的“临时爸爸”。他们的童年,似乎总是在不断地搬家中度过。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万斯的母亲染上了毒瘾,这在当地并不罕见,但无疑将这个家庭推向了深渊。

     家庭的破碎和毒品的侵蚀,让万斯的母亲变得精神恍惚,情绪失控,常常无端打骂孩子。一次,她甚至在愤怒中驾车狂奔,威胁要与孩子们同归于尽,最终在路人的帮助下,万斯和姐姐才得以逃脱。尽管母亲被控家庭暴力,但万斯为了保护她,选择了对警察撒谎。

     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万斯的脾气和学业都受到了影响。他在继父家中学会了抽大麻,变得愤世嫉俗,用拳头解决问题,总觉得世界对他不公。他痛恨自己的父母,痛恨自己的贫穷,痛恨自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舒适的生活。

     然而,万斯的人生并未就此沉沦。他的外公外婆,两位乡下出身的老人,用他们的方式给予了万斯支持和关爱。他们虽然文化不高,但坚守着乡下人的荣誉感和对家庭的忠诚,对勤奋工作和美国梦有着坚定的信仰。

   当万斯陷入困境时,外公外婆及时伸出援手,将他接回家中,鼓励他重新振作,教他做人的道理。他们告诉万斯,生活就是一场斗争,不要因为出身而放弃追求。在他们的鼓励下,万斯的学习成绩开始有所起色,尽管仍然不稳定,但他最终熬过了高中,决定参军,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这一决定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军队中,万斯经历了严酷的训练,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锻炼。他从一个连1英里都跑不完的新手,变成了能在19分钟内完成3英里的士兵。他学会了领导,学会了团结不同背景的人,更在严苛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希望。

     军队生涯不仅锻炼了万斯的意志,也拓宽了他的视野。在伊拉克和海地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幸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未来。退役后,万斯带着坚定的意志和新的目标,进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他考入了耶鲁大学法学院,这所培养了无数美国政治和法律精英的殿堂。

     在耶鲁,万斯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获得了通往美国上层社会的入场券。他还未毕业就收到了顶尖律师事务所的邀请,结识了许多政商界和法律界的精英。万斯的故事,是一个从乡下人到社会精英的奋斗史,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出身不利,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

     提及万斯的经历,你可能会认为这是“美国梦”的典范。正如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宣言》中所承诺的,不论身份高低,只要不懈奋斗,都有机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然而,这只是故事的一面。万斯撰写回忆录,并非为了炫耀自己,相反,他深知自己突破困境的过程充满惊险。若非关键时刻得到他人援手,他的命运或许与邻里亲朋无异,他无法踏入耶鲁法学院,无缘硅谷投资公司,更不可能写出震撼世界的著作。他是高中同学中唯一进入常春藤名校的学子。

     或许你认为考入名校不足为奇,毕竟耶鲁法学院每年都招收数百名学生。但考虑到万斯的成长背景,你会为他庆幸。他坦诚地写道:“在时刻想要放弃的环境中,成为一名优秀的‘普通人’是我做过最棒的事。”

    然而,如果这本书仅是一个励志故事,它的影响力不会如此巨大。它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万斯在写作时能超越个人情感,冷静审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阶层流动、地域文化、宗教信仰、教育公平等。万斯通过自己的故事,将这些公共议题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底层白人与精英阶层之间的巨大鸿沟。

      首先,在经济能力上,万斯在耶鲁法学院发现自己与同学间的巨大差距。超过95%的同学来自中上层家庭,大多数人都很富有。万斯作为全校最贫困的学生之一,第一年得到了全额资助。在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年收入约16万美元,这在万斯的家乡是一笔巨款。而耶鲁法学院的学生期望毕业后第一年就能拿到这样的薪水。从底层跻身精英,万斯感到格格不入,他在社交场合、高档餐厅和面试中显得笨拙。他本以为家乡的平庸生活不值一提,却意外引起法学院师生的好奇。

      其次,在家庭生活方面,万斯的法学院同学大多家庭和睦,而他的家乡朋友却饱受家庭矛盾之苦。万斯曾羞于提及吸毒的母亲和陌生的父亲,但在耶鲁,他勇敢面对这些问题。他认识到,父母的过错并非自己的责任,无需遮掩。他在书中坦诚地讲述了这些经历,展现了直面问题的勇气。

      万斯开始深思:为何他是唯一考上常春藤名校的高中同学?为何像他这样出身的人在美国精英群体中如此罕见?为何家乡的家庭矛盾如此普遍?为何他觉得耶鲁、哈佛等名校遥不可及?为何他与同学对现实的感受如此不同?

     他说:“当我意识到我与耶鲁同学的差异,我也理解了我和家乡人的相似。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自己成就背后所隐藏的矛盾。”这种矛盾,涉及底层白人与精英阶层在心理和观念上的第三种差异。万斯所提到的矛盾,背后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隔阂。我们容易理解精英对底层的歧视,却忽视了底层对精英的轻蔑和敌视。他们看不到他人为成功付出的努力,认为成功者靠的是运气和天赋,而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环境和家庭。他们不信任政府和媒体,认为一切都是谎言。

      例如,万斯提到底层白人对奥巴马的看法。这些白人保守派不喜欢奥巴马,并非因为肤色,而是心理隔阂。奥巴马虽出身底层,但克服逆境,成为名校毕业生,自信幽默。他们看不到奥巴马的努力,反而怀疑他的出生地、宗教信仰。他们讨厌奥巴马,因为他代表了他们不愿相信的“美国梦”。他们认为努力难以改变现实,而奥巴马的成功凸显了他们的懒惰、无能和卑微,让他们感到焦虑。对精英的轻蔑和敌视,成了他们排解焦虑的方式。

     《乡下人的悲歌》虽未提及特朗普,却被视为理解特朗普为何能胜选的佳作。万斯表示,底层白人之所以投票给特朗普,是因为他们不信任政治精英和主流媒体,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焦虑和绝望。特朗普看到了他们的焦虑,承诺创造就业,其愤世嫉俗的态度迎合了底层白人的心态。尽管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未能胜出,但他仍获得了创纪录的选票。

     刚刚我们讨论了美国底层白人与精英阶层之间深刻的隔阂,这种隔阂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更体现在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上。那么,这种隔阂是如何形成的呢?白人工人阶级与白人精英之间的差距,又是如何一步步扩大的呢?

     要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得认识到,美国白人的背景并非铁板一块。尽管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欧洲,但欧洲的文化和族群是多元的。就拿阿巴拉契亚山区的白人工人阶级来说,他们是苏格兰和爱尔兰人的后裔,人数众多。他们的祖辈在美国南方做过奴工、佃农,后来又成了煤矿工人,再后来,成为了机械工和工厂工人。由于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生活贫困,他们常被称为“乡下人”。

    以万斯的家族为例,他的外祖父母来自肯塔基州的一个小镇,那里以煤矿产业为主,生活艰辛。二战后,随着中西部五大湖工业区的发展,他们像许多工人一样,北上寻找工作,来到了俄亥俄州的米德尔敦。虽然被称为“城市”,但人口不过四五万。

     从40年代到60年代,五大湖工业区迎来了黄金时期。万斯的外祖父在米德尔敦的最大公司找到了工作,和其他乡下人一样,从贫穷的农民变成了有房有车的蓝领中产。然而,70年代中期,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加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五大湖区的制造业地位日益下滑,政府将制造业转移至其他地区。

    随着工厂的搬迁,工作机会大量减少,有能力和资本的人纷纷离开,留下了破旧的厂房、锈迹斑斑的机器,以及无法适应新环境的蓝领工人。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无力他迁,房产贬值,无人问津,最终被困在了原地。留下来的是最贫困的那部分人。

     到了80年代,米德尔敦的购物中心、餐馆、酒吧、商场纷纷倒闭。市中心变得如同工业辉煌时期的废墟,到处是废弃的商店和破碎的窗户。曾经繁华的街道,夜晚成了瘾君子和毒贩的聚集地。万斯认为,这种变化是美国经济现状的一个缩影,即居住隔离现象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工人阶级白人生活在贫困社区。数据显示,1970年,仅有25%的白人孩子生活在贫困率超过10%的社区;到了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0%,现在可能更高。这种隔离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穷人的周围都是穷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孩子们也找不到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榜样。他们逐渐形成了一种观念:像他们这样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

     在米德尔敦的公立高中,有20%的学生在毕业前辍学,大多数人无法拿到大学文凭,几乎没人去州外的大学读书。学生和家长对学业成绩不以为意,期望值不高。甚至有人认为,好成绩是女性化的表现,而男子气概体现在力量和勇气上,成绩好的男生被嘲笑为“娘娘腔”。这些底层白人认为,成功的人要么靠运气,要么靠天赋,而普通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如运气和天赋重要。因此,即使有工作机会,他们也往往敷衍了事。万斯指出,尽管这里30%的年轻人一周工作不足20小时,却没人意识到自己的懒惰。

机会少、能力低、不学习、懒惰,几乎注定了贫穷的命运。伴随贫穷的是毒品泛滥,处方药物和毒品成瘾在这里极为普遍。2015年,米德尔敦就有多人因过量服用海洛因而死亡。此外,白人工人阶级的离婚率上升,结婚率下降,穷人只能与穷人结合,许多穷人甚至没有结婚的机会,只能选择未婚生子。

     显然,这是一个充满悲观情绪的群体。令人惊讶的是,调查显示,白人工人阶级是美国最悲观的群体,他们看不到改善生活的可能性,逐渐放弃甚至敌视“美国梦”。尽管拉美裔和非洲裔移民面临极大的贫穷,但白人工人阶级的悲观情绪更为严重。这种悲观带有愤世嫉俗的色彩,他们曾是骄傲的中产阶级,如今却被边缘化,想要从底层逆袭,难度极大。

      万斯是从底层成功突围的“幸运儿”,他从名牌大学毕业,拥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成了知名作家,还有一个漂亮、睿智、温柔的妻子,进入了美国的精英行列。但即便这样,他仍然无法切断与家乡的联系,他必须面对无法戒掉毒瘾的母亲,他也不能完全摆脱童年的创伤,因为,这种创伤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性格和习惯里。
     在他的书中,万斯毫不掩饰地讲述了自己内心的挣扎。尽管他深爱着妻子,却常常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与她发生争执,有时甚至情绪失控,摔门而去,这与他童年时母亲的行为如出一辙。他在亲密关系中的这种无力感,让他既感到内疚,又深感恐惧。他害怕自己永远无法摆脱那些深植于心的乡下人标签,无法摆脱那些精神上的贫困。

     幸运的是,他的妻子不仅理解他的心理挣扎,还愿意给予他无限的包容和支持,帮助他一步步走出童年的阴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乡下人的悲歌》不仅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回忆录,它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所有人可能面临的困境。正如万斯所言,“这是我的人生,却是全世界的问题。”这并非夸大其词,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固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难题。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和对抗,正在逐渐演变成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种族主义、保守主义乃至逆全球化的趋势,都是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全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更需要我们从正视问题开始,勇敢面对,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万斯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识到,个人的成功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问题。只有当我们开始关注并解决那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不仅是万斯的挑战,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