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3-03-11 08:11:24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是一部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故事圣手”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故事为素材而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成书于1919年,至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仍深受人们的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其中月亮是美好纯洁的代名词,便士是金钱社会的代名词。
书名中的“六便士”是指英国当时价值很低的银币,他代表着残酷的现实和世俗的物质;而“月亮”高高在上,象征着理想与自由之光。“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用这句话来说明书名的意境再好不过了。
书中刻画了一个极具现代价值观念的艺术家思特里克兰,是只为梦想而存在的灵魂。
书的内容便是通过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主人公思特里克兰放下现实的卑微,去追寻心中月亮的故事。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40岁之前的思特里克兰,过着日复一日,风吹不起褶皱的平凡生活。小时候的画家梦想,被“学艺术赚不到钱”的现实扼杀。
“结婚,生子,到证券公司上班,参加无聊的社交活动”。在大家眼里,他只是一个憨厚,循规蹈矩的老实人。
就是这样的人,在同样平凡的一天做出了不平凡的决定,他要抛弃幸福美满的家庭和还算优渥的日子,去寻找那内心中神藏已久的绘画梦。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的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这是他对画画热忱,激烈而又坚定的追求和执着,更是一种勇气。
让我想起晚年才开始画画大器晚成的摩西奶奶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永远没有太晚开始。”是啊,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是缺乏从头来过的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我们都习惯了按照一些固有的设定来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似乎只是为了一碗“铁饭碗”的安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却忘记了内心最真挚的渴望和最初的梦想,或许我们都缺乏一份主人公一样不顾一切做自己的勇气。
王尔德说过“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思特里克兰便是这样的心态,逃离文明世界,挣脱现实而遵循内心声音,去追求精神的伊甸园。
于是,他远赴巴黎学画画,在陌生的环境,每天只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创作,穷困潦倒,学习绘画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作品依旧没有人赏识,却也是"苦中作乐"。
“我怀疑是否在他的灵魂中深深的埋藏着一些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尽管为他的生活环境掩盖着,却在一直无情的膨胀壮大,正像肿瘤在有机组织中不断长大一样,直到最后把他完全控制住,逼他必须采取行动,毫无反抗能力。”这是书中第十四章“我”在巴黎见到斯克里克兰之后,观察到他虽然生活困顿,心灵却很满足,于是做出了这些猜想,这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疯狂,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创作的渴望已经占据了他的灵魂,令他从现实中脱离。
经受挫败的他,寻迹艺术荒岛来到了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和当地的土著女人结婚生子。在这里,他如饥似渴的艺术梦得到了释放,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佳作。
然而,命运的齿轮就像阴晴不定的天气,说变就变。不久后,他得了绝症,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也在倾尽所有,忍住病痛,用画笔在他所居住的房子地板,墙壁上留下了一幅骇世巨作。
在他生命长河的最后,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原本平静的河水染成了充满艺术气息的五颜六色,其中倾注了他不屈的灵魂和坚定的意念。
或许出于对命运戏剧性的感叹,又或许是对世俗的不屑,让他在临死之前,让妻子一把火烧掉自己的最后一幅作品。
也许,艺术本就无定义,重要是创作本身。
他的一生,前半段循规蹈矩,在凡尘俗世中,终日忙忙碌碌,低头前行,像提线木偶般找不到自身的意义,只是任由命运的摆布。后半段抬头望见了名为“理想”的明月,为了追寻心中的光,像一个终身跋涉的香客,不停的寻找一座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神庙。
理想与现实,似乎总是难得两全其美,但是“命运让他扼住了咽喉,但并未让他窒息”。
理想的不得意让他不断遭受打击,但他从未后悔;生活的磨难让他低于现实,但他并不放弃;世俗的眼光让他受尽谴责,但他依旧不屈于大众的目光,我行我素。
在我看来,他的精神对于现代被快节奏生活支配的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应该找到心中所爱,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不要走过半生回头看,不过是碌碌无为,盲目为了生活而生活罢了。
正如书中所说“唯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大多数人总是口口声声告诉自己,真正的生活在别处。
年少时渴望成长,年老时奢望还童;因顿时希望出名,享富盛名后却怀念自由。
于是就只能永远活在求而不得的痛苦之中,独独忘记了唯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故事的原型画家高更,年轻时是一名股票经纪员,二十五时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学习画画,年近五十创作出脍炙人口的名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他不受世俗眼光限制,敢于把握当下,创出传奇之作。
活在当下,是一种真正的人生哲学,它既强调追求高高在上的月亮,也提醒我们时刻注意脚下的六便土。
在歌颂主人公思特里克兰伟大灵魂自由的同时,脱离理想的星空,回到现实的大地,他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在他一路追寻理想的路上,给现实世界的人,留下了太多的伤害。
在我看来,他的爱情观是十分自私的,虽然实现了自身的理想追求,却在三段爱情中,非常自我,没有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他的爱情观也令人咋舌,在他的认知里,女人是他追寻理想的绊脚石,女人对他的付出不过是她自身的愚笨和一厢情愿,“他对金钱无动于衷,他对名声视如无睹,他对同伴的唯一要求是不要来烦她。”
刚开始,他抛弃了自己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走得决绝又无情。他在巴黎与给予他帮助的朋友的妻子眉目传情,并最后抛弃了她,让她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到了岛上又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当地女人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默默的陪伴。
在爱情里,他像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缺少一份真诚和责任。
然而,换个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作者的伟大之处,他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艺术与生活的冲突,自我与社会的摩擦,感情与理智的反差,人心自我的反思,在思特里克兰德这个“疯子画家”的人物个性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人物的负面形象和正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映照,形成一个完整的灵魂,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传递一些思考的价值。
在书中,即便艺术之路遥远而又坎坷,思特里克兰仍然执着追寻,即便为旁人所不解与苛责,也从未停止为理想上色。
读完这本书常有人赞誉理想的决心和勇气,贬低屈服于现实的懦弱和胆怯,其实大可不必,在我看来,抬头遥望远处月亮,低头打量手中的六便士,你若选择追寻心中的月亮,人们自会赞誉你的勇敢,你若选择为生活而奔波,也会有人欣赏那平凡却又不凡的美。
愿每个平凡的人都可以被梦想照亮,既有自己心中的“月亮”,又能收获满地的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