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生海海》读后感2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5-29 07:46:45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人生海海》读后感

记忆中麦家这位当代作家此前从未出现在我的记忆之中,但生活的一切都有迹可循。数年前参加的一次读书节活动中一位老师的发言印证了这一观点——“人生由你经历的事,你所爱的人,你所读过的书组成”。麦家这位作者记忆之叶的脉络中被点亮,那是缘于同学一直不厌其烦的推荐。当代我这种“大学生”的日常就是透过块块屏幕去感知了解,去浑浑噩噩的渡过“大学”生涯。所以一切能与屏幕挂上联系的事物都能摄取我的感知和时间,这或许也是纸质阅读减少的原因之一。他向我推荐的是一部谍战电影《风声》,推荐的原因已然是忘却了,大抵应是剧本制作优良、题材大胆、演员表演优秀之类,也是到读到这部作品时才了解到这部影视作品改编的原型正是麦家《风声》,而这本《人生海海》在我的购物车之中也搁浅了两年之余,或许更久,才于近日到我的手中。
人是视觉感性动物,遇到令人视觉愉悦的事物会令其驻足观赏并为其停留,如果这种事物再上一层,能引起你与它之间情绪的共鸣,那么你一定会为它有所消费。这种消费不一定是金钱这种物质具象的,是时间,情感这类精神抽象的消费。如今电子化平台就是符合这两点,并以摄取的抽象为基础去创造和发展物质具象的经济效益。我是如何遇到这本书的,也是如此,一段时间之内我不知疲惫的浏览网上的信息流,在已然是身心俱疲的状态之中却乐此不疲的浸没在碎片化的信息瀑布之中,就这样碰到了这本书。
人生海海—没翻开内容之时,简单的理解为一个主人公的人生如海潮一般有潮起潮落,也如大海一般表面上风平浪静,海面之下暗潮汹涌,这是最初的理解。小说之中麦家对于人生海海的诠释是“一句闽南语,笑容人生复杂多变,又或者是其他意思如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契合小说的内容来说作者更加偏向于解释为,人生多变有困难有惊喜,没有一成不变的旋律,而是种种复杂交织组成。面对时而风轻云淡,时而波涛汹涌,该如何去面对?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应对方法,但是只要去面对、去迎接、去挑战,也为自己的人生答上了属于自己的标准答案。
开篇之时,呈现了江浙沿海的风光,山与海衔接之处,这是身处内陆每个人的心之所往。,虽然没有去过,但村落的布局大都一样,祠堂,小卖部,村小,村民大多数在这些地方茶余饭后。缺月挂疏桐,在月亮爬上枝桠的夏夜,坐在外公做的靠背木凳上,享受着徐徐夏风,感受属于夏夜的凉意,倾听长辈们饭后的交流,手上吃着井水冰镇的西瓜,这样的日子好不惬意,很幸运我经历过那样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就是口口相传,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时代的交流方式,信息化化已经取代了这种“低效”的获取信息方式,可以短时间之内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迅速,范围广,这是信息化时代传播信息的最大优势。正如硬币一般正反两面,这样的信息化电子化失去了什么?无数的碎片化信息会扑面而来,信息的真伪与否,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电信诈骗犯罪泛滥成灾的原因,谣言还是真实信息这是过去和现在所需面对的同样问题。这也是作者暗喻整个故事的主线谣言还是真实,需要怎样去辨别证实?现在的我们当然很容易去鉴别利用强大的互联网手段多方去验证消息的真伪,在中文互联网普及二十年的如今还可以利用应答式AI。那么过去怎样去鉴别呢?遵循的是一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传统规则,以及相信官方消息或本人所言所语。这是阅读完整篇小说我得到第一个感受。
内容之中,主要人物上校,我,爷爷,父亲,小瞎子,老保长,林阿姨等,前半部分采用倒叙记叙的方式,后半部分采用记叙倒叙的方式,或许概括为多线叙事应当更为合理一些?我倒不是觉得有多新奇,这种叙事方式在影视作品中应用的很多。在我贫瘠的阅读作品之中属于少见,虽然是这种叙事方式但并没有让我感受到割裂感,情节衔接的恰到好处。也符合麦家这位作家喜爱写间谍,谍战小说的定位,情报人员和暗线应当用这种写作方式去突出角色定位。主人公“上校”原名蒋正南据作者所讲是有实际原型的,如果是真的那么他的一生确实及其精彩与悲惨。“蒋”姓,浙江人,很难不与国民党产生想象,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的上校军衔就是在国民党时期获得的,做过木匠后来直接作成了老板,而后参军,学了医,成为一名军医还成为了中统,为国民党搜集日寇的情报,抗日战争后成为红军一员,继续以军医的身份为我党效力,解放战争之后还上了朝鲜战场前线,这是他人生潮起之时。上校的后半生,因为其独特的“成分”,又遇到那个时代,他经历了逃亡,游街,审判。这是他人生的潮落之时。最后当然需要一个美好的结局,他经历了那样的黑暗,林阿姨最后走向了他,救赎了他和她,等待到了那一抹阳光。虽然那时的他忘记了过去的种种,但那段黑暗忘记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为什么要活在无边际的痛苦之中?这是他人生消亡之时的自我缝合。大海的一生就是上校的一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不是他那难以启齿,无法言语的“秘密”,当是他的那份坚韧,他精彩过,悲惨过,在被审讯时,他面对着鞭子的抽打一言不出,因为他问心无愧,以至于他很想去擦拭消灭那“秘密”,但奈何那个时代没有那样的技术,那怕是他拥有“金一刀”之称。在他回归蒙昧的时候,他的画上的字都是“命使我乃鬼杀奸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必胜”这些字眼,他没有去憎恶那样的时代,他面对了他自己,虽然小瞎子看到了他的秘密,他本可以杀了他,他没有。错的不是上校,错的是那场暴雨,黑暗。
文中之情,亲情,爱情,友情,人生三大情感其中也呈现给我。父子—这部作品的核心情感,爷爷,父亲,我这三代人的情感纽带成就亲情这一条线。爷爷是一个老学究,虽然也没得什么文化之类,但事物道理都能言语一二,所以什么事情都能去言语一番,所以这样的人在祠堂口,小卖部前是话题谈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这样的人物形象最大的弊端就是怕人驳了自己的话,通俗的讲就是好面,这自然是无可厚非。为了儿子家族的名声,他向公安揭露了上校的行踪,将他的挚友牺牲换取家族的清白,导致儿子与自己分裂虽然还身处同一个屋檐下,但父亲自此之后不与他言语,吃饭时爷爷上桌,父亲立马下桌,,家也不像个家。他为了儿子的清白,这是爷爷对父亲的“爱”。父亲对我的爱,让我远渡重洋,远离浙江,到巴塞罗那生计,在无人知晓“我”家过去的地方生存生活。哪怕我衣锦还乡时也嘱托我不要来看他,不要来老家,那些“鬼魂”会找上我,将我带走。父亲最后一个人躺在爷爷的躺椅上,盖着那张我年幼时盖过的薄毯去世了,他虽然埋怨憎恨过爷爷,但他和爷爷一般,都为了后代,选择牺牲自己。我忘不了祖孙三代跪在祠堂前祈求村民原谅的那一幕,这或许是家称之为“家”的原因。上校父亲,老保长,上校父亲,这段友情属于真的令人心生羡慕,人生难得一知己,上校爱猫如命的人,能将猫托付给父亲,上校逃亡之时也仅将地址告诉了父亲,当得知爷爷跟踪父亲揭发上校踪迹之时,父亲毅然与爷爷决裂,可见二人的友谊之深。上校与老保长,虽然上校年轻气盛时与老保长的姘头有过一段经历,但上校补偿了老保长更好的经历。他们的友谊在那段上校执行任务期间建立起来的,老保长与爷爷才是这条线的延伸,在爷爷第一次因为家族名声被毁时,快行将朽木之时,老保长为其解开心结。爷爷得到这样的友情也是极其的幸运。弥留之际的遗物,解开了困惑“我”长达二十多年的症结,也证实我家的清白。某种意义上我和上校之间存在着友情和亲情。上校和林姨之间的爱情,在上校人生经历之中遇到过很多女人,中统的女领导“姜太公”,执行任务时落脚点的老鸨,解救孕妇,执行任务面对的日本女人,以及林姨。原以为这些风流事迹当是上校与女性角色的故事线,我和上校的想法一样,他这一辈子不可能娶人,出发点都是他那难以启齿的秘密。爱情是难以去描述的,既然小说的题目叫做人生海海,那么爱情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没有在最正确的时间之内相爱相守,但最后相守余生的是彼此,一个年过半百,一个回归最原始的孩童状态,林姨和上校之间的爱情的结局是美好的吧。我的答案是过程很残忍,结局是美好的。如果真的爱一个人,不是因为愧疚,不是因为索取,正如书中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你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你改自罗曼罗兰那句经典的名言,教我拙劣的改成为“世界上的爱情应当如此,在你我认清真相之后,依然相爱”。
人生海海,当如何去面对? 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答案。